■按:
《食品國家安全標準發酵乳》(GB 19302-2025)將于9月16日正式實施。
今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了50項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9項修改單,其中《食品國家安全標準發酵乳》(GB 19302-2025)將于2025年9月16日正式實施。
距離酸奶新國標正式實施倒計時不足半年,新標準有哪些變化?這些變化將如何影響消費者日常購買和飲用的那一杯酸奶?《消費者報道》記者逐一梳理了GB 19302-2025的修訂要點,并與GB 19302-2010進行詳細對比,一起來看看新舊國標有何不同。
01.
適用范圍從脂肪含量到產品類型
目前,酸奶所執行的國家標準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發酵乳》(GB 19302-2010),隨著新國標《食品國家安全標準 發酵乳》(GB 19302-2025)的發布,屆時將替代現行的GB 19302-2010。
新國標將范圍從“全脂、脫脂和部分脫脂發酵乳”調整為“發酵乳和風味發酵乳”,舊標準的劃分方式主要基于產品的物理屬性,即乳脂肪含量的差異,新標準則是綜合考量了原料構成、加工工藝以及最終產品呈現出的營養特征等多方面要素。
舊標準下,部分“風味發酵乳”以“脫脂”作為賣點之一,給消費者一種更健康的錯覺。實際上,脂肪含量高低不能用于衡量酸奶健康與否,相比風味發酵乳的脂肪含量,其普遍使用的糖分、添加劑等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更大,新標準則更關注產品本質(如酸奶是否有調味)。此外,該調整也是與國際接軌,例如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將酸奶分為“Plain Yogurt(無添加)”和“Flavored Yogurt(允許調味)”2種,新國標“發酵乳”相當于純酸奶,“風味發酵乳”相當于調味酸奶。
02.
新增原料“食品工業用濃縮乳”,主要原料從“一種”變“一種或多種”
《食品國家安全標準 發酵乳》(GB 19302-2025)新增了“食品工業用濃縮乳”作為原料之一,而制作酸奶的主要原料也從“生牛(羊)乳或乳粉”二選一,修訂為可使用“生牛(羊)乳、食品工業用濃縮乳、乳粉”中的一種或以上。新標準涵蓋了現代乳業廣泛使用的食品工業用濃縮乳(如超濾濃縮乳),也解決了進口濃縮乳原料的合規性問題。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濃縮乳制品》(GB 13102-2022),食品工業用濃縮乳指的是僅以生牛(羊)乳為原料,脫脂或不脫脂,經濃縮等工序只去除部分水分制成,用于食品工業原料的產品,包括濃縮牛乳、濃縮羊乳。
食品工業用濃縮乳有全脂、部分脫脂、脫脂的區分,蛋白質含量要求都是一樣的,即≥非脂乳固體的34%。據記者估算,若以非脂乳固體最低下限17.5%計算,即食品工業用濃縮乳蛋白質含量至少為5.95g/100g。若對比《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生乳》(GB 19301-2010)中生乳的蛋白質含量最低下限2.8g/100g,簡單來說,即食品工業用濃縮乳的蛋白質含量至少約為生乳的2倍。
此外,新標準對菌種進行了更規范的命名——將嗜熱鏈球菌命名為唾液鏈球菌嗜熱亞種,將保加利亞乳桿菌命名為德氏乳桿菌保加利亞亞種,此次調整僅為菌種分類學上的學名變更,實際對應仍為同一菌種。
03.
凝固型產品可置于原包裝中評價感官
《食品國家安全標準 發酵乳》(GB 19302-2025)對色澤、滋味、氣味增加了“發酵乳或”的描述,感官指標的檢驗方法增加了“凝固型產品可置于原包裝中”的規定,相對更人性化了。因為舊標準對于凝固型產品(如老酸奶)的感官檢驗,需要倒出至平皿,但是倒出檢驗可能導致乳清析出(影響組織狀態評分)或凝膠網絡斷裂(導致不存在的“顆粒感”判定),新標準可置于原包裝中檢驗感官,避免了這種失真的誤判。
04.
酸度下限從70.0°T降至60.0°T
在理化指標上,新國標對于蛋白質、脂肪、非脂乳固體的含量要求與舊國標完全一致,唯一變化的僅有酸度,從“≥70.0°T”降低至“≥60.0°T”。
從歷史背景看,酸奶的“高酸度”源于20世紀保加利亞傳統工藝,且考慮到無冷鏈時代用于抑制雜菌的。但如今,現代工藝已經可以通過精準溫控發酵、優化菌種比例等措施來避免乳酸菌過度產酸。實際上,降低酸度可使酸奶的酸感更柔和,易于被廣大消費者接受,也能減少企業使用糖、食品添加劑以改善口感的需要。
05.
刪除“酵母”要求
《食品國家安全標準 發酵乳》(GB 19302-2025)沒有單獨列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的限量要求,改為引用GB 29921的規定,要求一致。
降低酸度要求是否會影響活性乳酸菌含量?記者對比乳酸菌數發現,新舊國標中對出廠時乳酸菌數均要求不低于1.0×106CFU/g(mL),說明酸度下調不會影響活菌數。
新國標最重磅的變化之一是刪除了“酵母”的要求。因為在酸奶制作過程中,很難完全避免酵母的引入,尤其是堅果、谷物、水果、果醬等配料本身可能天然攜帶酵母。某些情況下,一些新型酸奶比如“開菲爾”會用到酵母參與發酵,對酵母進行統一限制并不合理。盡管過量攝入酵母菌可能會帶來一些不良影響(如引發腹脹等消化不良癥狀),但在正常食用情況下,酸奶中酵母引發健康問題的概率較小。此外,新國標中保留了大腸菌群、霉菌等指標,同樣能反映酸奶的衛生狀況和安全性。
06.
復原乳產品仍須強制標注
在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的規定上,除了在表述上的細微變化,新舊國標要求具有一致性。
在標識上,針對常溫酸奶、使用乳粉發酵的復原乳酸奶均需要作明確標示,對于使用新增原料“食品工業用濃縮乳”的產品,不用額外標示。
此外,由于適用范圍的變化,新國標新增了一條補充說明“產品名稱可以使用對脂肪含量的描述性用語,如脫脂、部分脫脂和全脂等”。
酸奶新國標《食品國家安全標準 發酵乳》(GB 19302-2025)的出臺,在消費者權益保障、行業創新發展以及健康生活理念普及等多方面具有深遠意義,它將引領酸奶行業進入一個更加規范、創新、健康的發展新階段。
作者:廖玉婷
微信編輯:彭騰歡
責任編輯:肖道
制圖:Judy Chen、Julia
轉載授權、投稿、合作請聯系消道長:
消道長微信:ccrzhushou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