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您好,我是觀象知遠!
憋了十多天,猜了十多天,這事兒還是瞞不住了!
5月17號,以爆料“內幕”著稱的美國《防務新聞》和咱們的央視新聞頻道,幾乎是前后腳,同時證實了一件大事:
巴基斯坦的殲-10CE,用霹靂-15空空導彈,在5月7號那場不大不小的沖突里,干凈利落地把印度的“陣風”戰斗機給揍下來了!這是事實!
這個消息一出來,簡直就是平地一聲雷。
美國《防務新聞》話說得可一點不客氣:“霹靂-15的實戰表現,讓美軍下一代空空飛彈AIM-260還未量產就已經過時。”
翻譯過來就是,美國還在PPT上吹牛皮呢,中國產品已經到戰場上“大殺四方”了!第二天5月18號,美國有線新聞電視網(CNN)又補了一刀,確認巴基斯坦空軍的“梟龍”戰機,把印度從俄羅斯費老大勁弄來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給端了。要知道這S-400,可是被某些國家吹上天的“防空神話”,這次也一起敗下陣來。
而且這兩則新聞都是由第三方的美國媒體報道,倒是沒有人質疑其真實性。印度估計是腸子都悔青了,不僅幾億美元打了水漂,臉也丟到國際上去了。
這場發生在5月7號的“印巴空戰”,看著規模不大,但意義非凡,說它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兩項紀錄一點不為過。
第一,這是正兒八經的“超視距超遠程空戰”,不是以前那種戰斗機在幾十公里內的“狗斗”模式了,拼的是誰看得遠、打得遠、反應快。
第二,這是一場“體系化”空戰的勝利,光靠一兩架先進戰機沒用,得看整個作戰體系,從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到數據鏈、戰場態勢感知,誰的鏈條更完整、更高效。
但就是這么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空戰,偏偏有三個國家想把它摁下去,當沒發生過一樣。
第一個想當作什么都沒發生的,那肯定是印度啊。
“老仙”早知道是這樣的結果,打死他也不會挑起這場沖突,把自己空軍的老底都給賠進去了。
當然,印度嘴還是硬的,不僅不承認自己輸了,反過來說擊落了巴基斯坦的戰機。這種操作,咱們都習慣了,畢竟“只要我不承認,失敗就追不上我”。
只可惜,網上“陣風”戰機殘骸的照片到處都是,《防務周刊》、CNN等媒體的跟蹤報道一出來,印度想抵賴都很難。更別說印度國會那幫反對派的議員,也都不是吃素的。這樣的好機會,他們是不可能放過“老仙”的。
第二個想低調處理的,你可能想不到,是我們中國。
按理說,巴基斯坦空軍這次揚眉吐氣,用的殲-10CE、霹靂-15、“梟龍”,那可都是響當當的“中國制造”。這波“廣告效應”杠杠的,咱應該大吹特吹才對啊?
我們做事講究個“中庸之道”,凡事留一線,日后好相見。再說了,都是鄰居,把印度揍得太慘,咱這個“幕后功臣”臉上也多少有點掛不住,萬一印度惱羞成怒,反過來指責咱們“拉偏架”,那多不好。所以官方層面一直強調“我們的裝備水平跟西方,特別是美國比,還有較大差距”,這調子不能輕易改。
現在殲-10C(殲-10CE是出口型號)都能把歐洲頂流“陣風”給收拾了,那還叫“有較大差距”?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嘛!所以,你看央視新聞頻道播報這條消息的時間,選在了下午3點17分,而且是在美國《防務新聞》先爆出來之后才跟進的。這里面的“內情”,懂的都懂。
第三個想把這事兒壓下去的,就是山姆大叔——美國了。
說實話,美國比誰都想讓這場空戰從地球上消失,最好所有人都得健忘癥。因為戰場上輸的是印度,戰場外輸得最慘的可是美國!
不少國際觀察家早就分析,這次印巴沖突背后,少不了美國的拱火挑唆。什么制造點襲擊啊,煽動點邊境摩擦啊,目的無非就是攪黃“中巴經濟走廊”,順便切斷中國對伊朗的援助通道。
法國的“陣風”戰斗機,那可是在模擬電子對抗中贏過F-22的主兒,美國人想當然地認為,“陣風”收拾殲-10C還不是手到擒來?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美國這回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僅陰謀沒得逞,反而讓殲-10C這款在中國空軍序列里都算不上最新銳(畢竟我們還有更先進的嘛)的戰機一戰成名,成了全球網紅。
讓五角大樓感到脊背發涼的是,中國軍隊展現出的“體系化”作戰優勢,簡直是在刨美國的根啊!全世界的軍事分析機構都開始重新評估中美兩軍的真實實力,就連一向對華強硬的日本《產經新聞》都發表社論,憂心忡忡地表示:“‘陣風’的失利,為所有依賴西方軍事技術對抗‘東大’的國家敲響了警鐘,技術代差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為嚴峻。
這種論調一出來,中美兩國的全球影響力此消彼長,那是指日可待的事。你說美國能不“憤怒”,能不“驚訝”嗎?眼看著自己苦心經營的“軍事神話”被人一拳打碎,這滋味,不好受啊!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美國這么想雪藏這件事,為什么《防務新聞》又會在5月17號這個節點把料爆出來呢?
要說殲-10C揍“陣風”這事兒,川普肯定知道,但絕不是第一個。第一個知道的肯定是巴基斯坦,第二個是數據鏈共享的中國,第三個是挨了揍的印度,第四個估計是法國——畢竟2.5億美元一架的“陣風”,20分鐘就沒了三架,能不火急火燎地找印度要說法嗎?第五個才是美國。以美國的情報能力,五角大樓關于這場空戰的報告,估計早就擺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桌子上了。
之所以選擇在5月17號由媒體捅出來,主要是因為川普在5月16號剛剛結束對沙特、卡塔爾、阿聯酋這幾個中東“土豪”的訪問。
這一趟,川普可是簽了不少大單,軍售、投資,賺得盆滿缽滿。你想想,如果在他訪問期間,媒體突然爆出“中國戰機完勝歐洲頂流,美國小弟印度慘敗”的消息,那得多尷尬?
所以,等到中東訪問結束,錢已經揣到兜里了,再讓媒體“不經意”地披露出來,既能顯示美國“信息透明”,又能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到時候再有記者問,完全可以說:“美國正對該事件的真實性進行評估。”
玩套路,還得看美國人啊!
但世界軍事格局的天平,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這兩天,中東地區的軍事觀察網站這樣評論:“此次印巴空戰的結果,可能會讓一些正在猶豫是否采購陣風或美系戰機的中東國家,將目光更多地投向性價比高且不受太多條件限制的中國武器。"
大戲才剛剛開始,讓我們搬好小板凳繼續看戲!下一個被扒掉底褲的,又會是誰呢?想想都讓人有點小期待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