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梁平區在梁平少兒圖書館開展民間收藏品公益性鑒定咨詢活動,搭建交流平臺,普及文物收藏知識,進一步提升公眾文物保護意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專家進行鑒寶。譚燕攝
陶瓷、玉石、書畫、金屬、雜項……活動現場,30多名收藏愛好者攜帶家傳或珍藏多年的80余件藏品前來“鑒寶”。3名文物鑒定專家通過細致觀察、比對分析,耐心細致地分析藏品的年代、材質、工藝、歷史價值,并給出收藏、保管等方面的意見建議。
“今天的‘鑒寶’活動,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藏品的科學性、藝術性、文化性,也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收藏知識。梁平有著非常深厚的傳統文化,所以我們廣大藏友有責任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文化。”區收藏協會副會長羅世安說。
梁平區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旨在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幫助市民樹立規范、科學、正確的收藏觀念,讓文物在民間能夠得到合法正規的流通,促進民間文物保護與傳承。
此外,本次鑒定咨詢活動為面向社會的公益性鑒定咨詢,鑒定結果口頭告知,僅供申請人參考,不評估價格,不出具鑒定證書,不對鑒定咨詢意見承擔法律后果,不得錄音錄像拍照作為證據使用,不從鑒定咨詢中牟取經濟利益,不涉及所有權認定以及拍賣、質押、出售、贈予、繼承等其他用途。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員、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責任鑒定員(書畫類)曾敏在此提醒大家,民間收藏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藏品來源一定要合法,國家文物保護法規定,出土、出水的國有文物都是禁止流通的,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發現有文物違法行為,希望能及時舉報,積極參與到文化遺產保護的行動中來。
同時,廣大收藏愛好者一定要注意,平時加強自己的鑒賞閱歷,多看、多學,保持理性,不要“廣撒網”,先專一,再觸類旁通,以及對待藏品不能完全用經濟價值去評判,也應從文化遺產保護出發,關注藏品的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譚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