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千年武脈,傳承中華武魂——華龍拳傳人劉述來與華龍武院的使命與呼喚
中華武術,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精神,是文化長河中璀璨的明珠。在滄州這片“武術之鄉”,華龍拳傳人劉述來以畢生之力守護這一古老拳種,并通過華龍武術院(以下簡稱“華龍武院”)培養新一代武術傳人。他的故事,不僅是對傳統武術的堅守,更是對文化自信的深刻詮釋。
華龍拳是千年傳承的文化瑰寶。華龍拳的歷史可追溯至唐代,其源自阿拉伯伊斯蘭教的“天方神拳”,歷經盛唐開放、元代融合與清代革新,最終與中華傳統武術深度融合,形成獨具特色的拳法體系。滄州作為武術重鎮,華龍拳在此扎根六百余年,被稱為“天方六合拳”“教門拳”,成為滄州武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一拳種不僅蘊含攻防技巧,更融匯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與“厚德載物”的文化內核。劉述來曾言:“武術源于中國,文化底蘊是我們的底氣。”他通過整理三十余套華龍拳譜,編撰《中國天方武術“華龍拳”》等著作,將瀕臨失傳的技藝系統化,為后世留存了珍貴的文化基因。
創始人劉述來,“中華武林百杰、東方之子”,從武術冠軍到文化守護者,他出生于滄州武術世家,自幼習武,天賦卓絕。1974年,他斬獲河北省第四屆全運會少年全能冠軍,自此開啟武術生涯。數十載間,他歷任武警北京總隊武術總教練、滄州武術研習院院長等職,培養出數千名武術人才,其中多人成為大學教授、特警教官,乃至國際賽事冠軍。
他的貢獻不止于技藝傳承:
1. 國際舞臺捍衛文化尊嚴:1992年,劉述來在比利時武術錦標賽上堅持升起中國國旗、奏響國歌,以行動守護中華武術的根源與尊嚴。
2. 創新傳承模式:他收容貧困家庭子女,將武術教學與生計保障結合,強調“習武是一生的事業”。
3. 非遺保護先鋒:2023年,華龍拳被列為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劉述來獲“十四五非遺傳承特別貢獻獎”。
華龍武院,傳統武術的現代新生,為擴大傳承規模,劉述來創辦的滄州華龍武術院已成為傳統武術教育的標桿。學院以“德才兼備、文武并重”為宗旨,開設華龍拳、八極拳、六合拳等課程,并融入養生等現代需求。2024年暑期,武院特別推出武術夏令營,面向青少年招生,學期45天,旨在通過短期集訓播撒武術文化的種子。
學院特色與成就:
軍事化管理:學員統一訓練、著裝,培養紀律性與堅韌精神。
全科培養:除武術外,增設弘揚傳統文化、健康養生等課程,助力學員全面發展。
國際影響:學員多次在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中摘金,華龍拳通過各大新聞媒體,等數字化手段走向全球。
盡管華龍拳習練者已超5000人,但相比主流拳種仍顯小眾。社會節奏加快、人心浮躁,使得長期投身武術傳承者寥寥。劉述來坦言:“文化傳承的警鐘已敲響。”這使劉述來痛心疾首,更堅定了傳播正源的決心,讓武術文化薪火永續
以武載道,文化興邦,劉述來先生用一生詮釋了“擇一事,終一生”的武者之心。華龍武院的每一場招生,不僅是為武術隊伍注入新鮮血液,更是為中華文化基因的延續點燃星火。今日,我們邀請每一位炎黃子孫:走進武院,習一招一式;關注傳統,守一脈精魂。唯有代代相承,方能令中華武術在世界的舞臺上,綻放永恒的光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