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海戰役這場決定中國命運走向的關鍵較量里,國民黨的王牌部隊一敗涂地,55萬大軍如潮水般潰敗而逃。那些在抗日戰場上戰功赫赫的名將,在這場大規模內戰的命運轉折關頭,終究沒能改寫結局,只能隨著蔣家王朝的覆滅而黯然落幕。今天,咱們換個角度,走進這些國軍王牌主帥在淮海戰場最后的掙扎與悲嘆。
黃百韜:困獸猶斗,末路悲歌
1948年11月19日,是國民黨第九兵團司令黃百韜被困碾莊的第九天。華野下達總攻擊令,20萬解放軍在重炮與坦克的掩護下,如洶涌潮水般將全美械裝備的黃百韜第九兵團11個師圍得水泄不通。黃百韜心里清楚,這仗形勢極為嚴峻,兇多吉少,但他還是拼盡全力,組織部隊拼命突圍。
當天下午,華野先頭部隊沖進碾莊,雙方隨即展開激烈巷戰。黃百韜的嫡系主力第六十四軍在混戰中被打散。面對絕境,黃百韜面臨艱難抉擇:投降還是被俘?最終,他選擇舉槍自殺,成為淮海戰役中最早戰死的國民黨兵團級指揮官。
黃百韜既不是黃埔軍校出身,也不屬于江浙派系。但他憑借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中的赫赫戰功,贏得了蔣介石的青睞,蔣介石甚至放心地把一支新式機械化兵團交給他這個非嫡系將領指揮。
為救黃百韜,蔣介石緊急調集20多萬大軍,不顧一切往前沖??刹还芫仍筷爮哪膫€方向進攻,都被解放軍死死擋在碾莊外圍。原來,蔣介石作戰廳廳長郭汝瑰是我黨安插的紅色特工,黃百韜接到的任何行動命令,華野粟裕指揮部總能提前知曉。黃百韜戰死后,人們在他衣服口袋里發現了蔣介石最后給他的信函,上面寫著“固守待援”。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都不明白,為啥部隊走到哪,解放軍都如影隨形。
黃維:甕中之鱉,命運捉弄
黃百韜戰死之后,蔣介石最為倚重的黃維機械化兵團直面華野大軍。黃維兵團以抗戰時聲名遠揚的十八軍為主力,還有猛將胡璉助陣。然而,決定這場戰役勝負的關鍵人物,卻是廖運周。
黃維兵團計劃突圍時,采用四個師齊頭并進的戰術,只要有一路能打開缺口,就能突出包圍圈。廖運周主動請纓,率領110師打頭陣。黃維感激不已,覺得危難時刻終于有部下全力效命了。
11月27日早晨6時,110師5500名官兵按計劃開出雙堆集,前方是中原解放軍第六縱隊4個旅的封鎖線。廖運周一路不斷向黃維報告進展順利,稱已突破共軍多道封鎖線,讓黃維誤以為突圍就要成功了。
可兩小時后,廖運周突然率全體官兵宣布起義,解放軍第六縱隊迅速合攏缺口,關閉所有通道,黃維瞬間成了甕中之鱉。國民黨一直污蔑廖運周是“叛徒”,但實際上,廖運周是黃埔軍校第五期學員,1927年就加入了共產黨,還參加過南昌起義。此后,他奉命長期潛伏在國民黨軍隊內部,北方局組織部長朱瑞是他唯一的單線聯系人。在敵營潛伏20多年,廖運周默默堅守,是真正的無名英雄。
這時候,被包圍的黃維還不知道黃百韜已經自殺。蔣介石連下十道金牌,嚴令他全力趕往碾莊解救黃百韜。沒想到,他率領的12萬大軍反而被困在雙堆集,自身難保。
這支全美式機械化兵團,曾經是眾多軍校畢業生夢寐以求的部隊,如今卻被30萬解放軍重重包圍。雙堆集地勢起伏,綿延十里,機械化部隊在這里根本施展不開。后來解放軍還打趣黃維,說他從指揮一縣之地的“縣長”,打成了管轄一區的“區長”,到了雙堆集,干脆成了只能掌控一隅的“村長”。
戰斗到最后,黃維兵團通過空投得知黃百韜戰死的消息,軍心瞬間大亂,沒人愿意再為這場注定失敗的戰爭賣命。蔣介石眼看要失去黃維,趕忙派兒子蔣緯國率領裝甲部隊前往蚌埠地區,同時調集胡璉空投到淮海戰場,試圖挽救黃維兵團,做最后一次突圍嘗試。
黃維在混亂中拼命奔逃,一口氣跑出去40多公里,結果卻悲催地發現,自己一直在原地繞圈子。最后,在離雙堆集只剩2公里的地方,他乘坐的坦克突然出故障了,沒辦法,只能棄車徒步逃亡??蓻]跑多遠,就被解放軍某排排長李德銀給抓住了。
剛被抓時,黃維心里害怕,不敢承認自己的真實身份,硬著頭皮說自己是被抓來的壯丁,正打算偷偷回家呢。李德銀聽了,心里半信半疑,尋思著先把他押送到上級那里再說。
結果,上廁所的時候,黃維下意識地用衛生紙擦屁股,就這一個小動作,徹底暴露了他的身份。要知道,在當時物資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普通壯丁哪能用得起衛生紙啊。
在被押往后方的路上,黃維看到的景象讓他內心受到極大震撼。曾經那些門窗緊閉、冷冷清清、幾乎看不到人的村莊,如今變得熱鬧非凡,車來車往,還有一輛輛滿載著豬肉的大車穿梭其中,這些豬肉可是用來犒勞解放軍的。想想前不久路過時的凄涼模樣,真是天壤之別。
杜聿明、邱清泉、李彌:末路狂奔,各奔東西
這時候,淮海戰場上蔣介石手里就只剩下杜聿明帶領的20萬大軍這最后一支主力部隊了。要是讓這支部隊跑了,后續的渡江戰役可就難上加難了。
其實這場戰爭的勝負早就沒了懸念。解放區上百萬農民積極踴躍地加入后勤大軍,全力支援解放軍;而國民黨這20萬軍隊卻陷入絕境,甚至還出現了人吃人的悲慘狀況。
和蔣介石一起商討作戰計劃的國防部次長劉斐、作戰廳廳長郭汝瑰,都是我們黨安插的紅色臥底。在淮海戰役的最后關頭,杜聿明給蔣介石發了封電報,說為了保存實力,建議帶著20萬大軍趕緊撤離徐州,往南跑。
當時,杜聿明手上還有幾張“王牌”,孫元良的第十六兵團、李彌的第十三兵團、邱清泉的第二兵團。這其中,邱清泉名聲最響,他帶領的第五軍當年那可是威名遠揚,敵人一聽名號就膽寒。而且邱清泉這人打仗向來不聽國防部指揮,特別自負,行軍作戰沒個準頭,飄忽不定。
撤退途中,杜聿明又接到蔣介石的死命令,要求他去解救黃維兵團。杜聿明一聽說作戰計劃是郭汝瑰制定的,當場就拒絕執行。
孫元良兵團向來行事狡猾,接到第一道突圍命令后,馬上行動,還真就成功突圍出去了。最后,杜聿明、邱清泉、李彌被包圍在了陳官莊。
一向囂張跋扈的邱清泉,這會兒也慌了神,帶著警衛兵拼命跑??啥彭裁魍扔袣埣?,根本跟不上他的速度,沒辦法,兩人只能各顧各的。
天亮的時候,杜聿明被解放軍戰士發現了。他剛要掏槍自殺,就被副官把槍給奪下來了。被俘虜后,他還嘴硬,說自己叫高文明,是部隊的軍需官??伤稚洗鞯拿平鸨砗团煽私鸸P,一下子就暴露了他的真實身份。杜聿明又羞又惱,撿起塊磚頭,狠狠砸向自己腦袋,頓時鮮血直流。最后,解放軍戰士把他手腳捆起來,抬上了擔架。
另一邊,邱清泉眼見大勢已去,絕望之下交代部下,等他死后補兩槍,然后就舉槍自殺了。而李彌倒是成功逃出了淮海戰場,他一個人喬裝成農民,沒往南跑,而是繞了個大圈子向北,經過青島回到廣州,最后跑到緬北,成了流落異國他鄉的孤軍。
隨著杜聿明被俘,淮海戰役正式落下帷幕。杜聿明的太太曹秀清帶著5個孩子跟著撤退大軍去了臺灣,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艱難。好不容易找了份公辦局收發的工作,靠著那點微薄的收入,竟然把杜聿明的長子杜致仁供到了美國哈佛大學。
可這學費實在是太高了,杜致仁根本沒辦法完成博士學業。曹秀清沒辦法,只能向蔣介石求助,結果就拿到4000元新臺幣。杜致仁實在受不了窮困的折磨,最終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1957年10月,杜聿明的女婿楊振寧博士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北京方面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杜聿明,還讓他給女婿寫信道賀。這時候,曹秀清才知道,原來一直以為已經殉國的丈夫還在人世。此前的她,獨自帶著孩子們在臺灣艱難度日,那日子別提多苦了。
四年后,歷經無數波折,曹秀清終于回到了大陸,和分別15年的丈夫杜聿明團聚了。此后,她一直陪伴在杜聿明身邊,陪他度過了人生最后的歲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