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時,糯米是泡還是不泡?牢記3點,不漏米不夾生,又香又糯
臨近端午節,很多家庭都親手包起了粽子,雖說比買現成的辛苦不少,但自己做既好吃又有儀式感,這個節日過得才更有意思。
說到包粽子,若是不掌握技巧,粽子出鍋很容易出現漏米、夾生、不香糯的情況。那么,到底怎么做呢?首先要弄清楚糯米是泡還是不泡?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怕糯米泡久了失了口感,又怕糯米不泡煮出來夾生。
之前我不會包粽子的時候也由此疑問,后來親自試驗了一下才發現,原來泡糯米或者不泡都是可以的,只是口感不太一樣。不過想要粽子做好不翻車,需牢記3點竅門,這樣粽子出鍋保準不漏米不夾生,又香又糯。
下面就來分享一下包粽子的詳細做法,以及竅門,趕緊來看看吧。
【包粽子】
包粽子之前把一些準備工作做好,若是不想泡糯米的話,淘洗兩三遍就可以了,稍微瀝水使用;若是想泡糯米的話,差不多泡兩三個小時就行,不要泡太久,不然影響口感,還會營養流失。
粽葉分兩種,一種是干的一種是新鮮的,若是干粽葉,要提前一天放在水里浸泡變軟,若是新鮮粽葉,放在水里浸泡兩個小時。泡好后逐片清洗干凈,再入鍋加入清水和少許食鹽,煮到沸騰后繼續煮兩三分鐘撈出,如果粽葉非常多,要分次入鍋煮,煮好后撈出。
煮過的粽葉放在涼水盆中泡著,接著修剪掉兩端,使其邊緣圓潤?,這樣粽葉就處理好了。
糯米和粽葉都準備就緒,我們就可以包粽子了,如果想吃有餡的,根據自己的喜好去準備,比豆沙、紅豆、紅棗、豬肉等。下面以白米粽為例。
取出兩片粽葉,頭尾交錯著疊在一起,兩邊向中間圍成一個漏斗型,底部要折疊好,不然會漏米。
將糯米放進去,裝到九分滿,稍微按壓一下。拇指和食指捏住頂部寬處,向內稍微擠一下,形成兩個小耳朵,離自己近的這個角盡可能形成一個尖角,再將葉片折下來,蓋住米,并用手捋成三角形,兩邊多余的葉片向下折,形成一個蓋子,接著將多出的葉子向左折起來。取一小節繩子攔腰繞幾圈,同時將葉片的封口部位也牢牢的捆綁住,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餡料)
把所有糯米或者粽葉用完,粽子放進鍋內,加入清水,沒過粽子,再放入少許鹽和食用堿,開火煮開,再轉小火,燜煮至粽子熟,至少煮兩三個小時,再關火燜一個晚上,就可以食用了。想要節省時間,也可以選用高壓鍋、電飯鍋都行。
包粽子,不管糯米泡不泡,都要牢記3點:
第一點:粽葉不要洗了就包,記得先放鍋里煮一會兒,再用涼水浸泡,經過這樣處理后,可以增加粽葉的韌性,包粽子時和煮的過程中不易破裂漏米。
第二點:裝糯米的時候裝到九分滿并壓緊實,這樣不會漏米。
第三點:煮粽子時,除了加少許鹽,還要加少許堿,這樣可以軟化粽葉,釋放更多的清香,而且能使糯米的口感更加軟糯好吃。
第四點:粽子煮好后,不要立即吃,最好關火后浸泡一段時間,粽子會更糯更香。
掌握好以上做法和竅門,包粽子你也可以做好,有時間就試試吧。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用,請給我收藏、點贊、評論、轉發、關注,讓更多的人看到,讓大家一起學習,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們下次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