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端午節(jié)還有不到半個月,各大商超、網(wǎng)店的粽子早已陸續(xù)上架,咸蛋黃、豆沙、流心、五谷……琳瑯滿目的口味讓人眼花繚亂。然而,在不少老嘉定人心中,最難以割舍的還是那口自家土灶里慢火煨出來的鮮肉粽。
走進華亭鎮(zhèn)金呂村村民樊月娟家的灶頭間,米香、肉香、粽葉香混合著柴火的焦香氣息撲面而來。
洗粽葉、拌糯米、腌豬肉……幾位村民圍坐在木桌邊,手法嫻熟地包著粽子。粽葉在指間翻飛,一捧糯米落下,一塊豬肉嵌入,幾道翻折纏繞,一個扎實飽滿的“虎頭粽”便在掌心成型。
“豬肉要提前兩天腌制,醬油、料酒、生姜都得調(diào)得剛剛好,粽子才入味。”包了四十多年粽子的樊月娟邊包邊說,“糯米一定要新米,顆粒飽滿、糯而不爛,煮出來才有粘勁?!?/p>
不一會兒,一大鍋新包的粽子“跳水”入鍋。雖然電飯煲每家必備,但村民們?nèi)詧猿钟貌窕鸷屠鲜酵猎盥?,大火燒透后轉(zhuǎn)小火燜煮兩個多小時,粽香在屋內(nèi)漸漸溢滿,勾得人直咽口水。
趁粽子還在鍋里燜著,樊月娟順手把新采的艾草、菖蒲和大蒜扎成束掛在門前,“我們村每年端午都有這個習(xí)俗,辟邪、驅(qū)蟲,還討個平安吉祥?!?/p>
鍋蓋一揭,熱氣騰騰,粽香撲鼻。村民何女士一邊剝粽葉,一邊笑著說:“剛出鍋的粽子最好吃,米香肉香全鎖在里面,外面可買不到這味兒!”
屋里幾戶鄰居、老姐妹邊包邊聊,邊吃邊笑,灶膛邊火光跳躍,歡聲笑語在廚房升騰,這一鍋粽子煮的不僅是飯香,更是鄉(xiāng)情?!巴耆褪切r候的味道?!标懓⒉f。
如今的粽子種類繁多、包裝精美,
但那些親手包的老味道,
仍是最動人的情愫。
你最喜歡哪一種粽子的味道?
留言區(qū)分享你的“端午回憶”吧~
撰稿:秦建
通訊員:陸佳輝
編輯:袁悅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