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明說 | 科技熱點關注】
早在1984年12月,這家公司在美國成立。創始人是斯坦福大學的一對教師夫婦,計算機系的計算機中心主任萊昂納德·波薩克(Leonard Bosack)和商學院的計算機中心主任桑蒂·勒納(Sandy Lerner),夫婦二人設計了叫做“多協議路由器”的聯網設備,用于斯坦福校園網絡(SUNet),將校園內不兼容的計算機局域網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網絡。這個聯網設備被認為是聯網時代真正到來的標志。
但是從成立到1991年這6年里,這家網絡公司發展緩慢。
直到1991年,隨著約翰·錢伯斯加入,這家網絡廠商才開始有了轉機。
看到這里,我不說名字,相信你已經猜出來了。是的,就是老當益壯的思科(Cisco Systems, Inc.)。
自1996年錢伯斯執掌思科帥印后,思科迅速崛起,并締造了一代網絡王朝。
而在1994年,思科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資料顯示,在華三十載,目前思科在中國已經擁有員工超過3400人,分別從事銷售、客戶支持和服務、研發、業務流程運營和IT服務外包、思科融資及制造等工作領域。
據可靠消息稱,思科(Cisco)在截至2025年4月26日的第三財季中展現了強勁的財務表現,到底有多強勁,可以簡單看一看。
首先,總營收同比增長14.4%,顯示市場需求強勁,可能受益于企業網絡設備升級、云計算基礎設施投資及網絡安全需求增長。
分析其潛在驅動因素,不外乎包括了5G部署、混合辦公模式持續推動網絡設備采購,或近期并購整合帶來的協同效應。
其次是盈利能力顯著增強,可謂老當益壯。本財季的營業利潤增幅46.1%,遠超收入增長,表明成本控制和運營效率優化成效顯著。并且營業利潤率從17.2%提升至22.6%,可能源于供應鏈優化、產品組合向高毛利業務,如軟件訂閱服務傾斜。
最重要的還是凈利潤增長32.1%,增速低于營業利潤,或受稅費調整、非經營性支出如匯率波動、利息成本影響所致。
低調的網絡大佬,早已開啟了轉型。怎么轉,也是干網絡產品的。沒錯,確實如此。不管思科從硬件供應商向軟件,或服務轉型,本質上還是做網絡產品。但值得注意的是,從此也打造了高利潤的訂閱模式,如Webex、安全解決方案等,這些可能對凈利貢獻明顯。
同時,在AI驅動的數據中心建設和邊緣計算領域持續投入,這將在未來成為思科新的增長引擎。
但是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思科不能傲嬌。畢竟還面臨華為、Juniper及云服務商如AWS、Azure等跨界競爭。同時全球宏觀經濟因素存在不確定性,如企業IT支出可能受全球經濟波動影響,供應鏈穩定性仍需關注。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思科能長期持續增長與否,取決于市場,以及自身的深度轉型。但如今業績長虹,霸氣外露,也是相當闊以了。
阿明書法:老當益壯
你怎么看?
歡迎文末評論補充!
【科技明說|全球存儲觀察 |全球云觀察|阿明觀察】專注科技公司分析,用數據說話,帶你看懂科技。本文和作者回復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