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原標題:杭州余杭區工會驛站增添便民理發、小修小補、法律咨詢等服務(引題)
工會“小木屋” 惠民“微平臺”(主題)
中工網訊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倜然 通訊員王媛媛)“早上從家里帶來的飯菜,放到工會驛站的冰箱里,用微波爐熱一下就能吃,省錢還方便。”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萬達廣場的一間20平方米的工會驛站小木屋里,外賣騎手李曉東和同伴正準備吃午飯。據悉,截至目前,余杭區已建成54家工會驛站,其中有6家是余杭區總工會今年創新推出的移動式工會驛站建設項目。
近年來,余杭新業態經濟發展迅速,快遞小哥、外賣送餐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與環衛工人、交警協警、城管執法等共同組成了龐大的戶外勞動者群體。改造提升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已經連續兩年被寫入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
坐在小木屋里,李曉東邊吃飯邊看電視。“上周,這里還放了一場電影,我來充電、等單的時候正好趕上。”一位美團騎手說。這個工會驛站內,配備桌椅、空調、冰箱、微波爐、直飲水機、醫藥箱等常用設施,為戶外勞動者打造了一個“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能喝水、餓能熱飯、累能歇腳”的暖心港灣。
“最近,我們策劃在小木屋旁邊舉行一場便民志愿服務市集,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便民理發、小修小補、法律咨詢等服務。”余杭街道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還將在江南時代廣場新建一個工會驛站,努力把具有工會特色的“小木屋”轉化為服務惠民的“微平臺”。
據悉,隨著工會驛站建設工作的全面推進,移動式驛站正逐步向余杭區全面覆蓋,計劃年底實現15個鎮街(平臺)全覆蓋,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無論走到哪里,都能找到溫暖的“歇腳點”,擁有觸手可及的“幸福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