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整體環境變好了,擺攤停車方便了……這兩年米糧的發展變化一天一個樣,我們的幸福指數也提高了,生活在這樣的鄉鎮一點也不比縣城差,心情更舒暢!”提起米糧的變化,返鄉創業者毛女士感慨不已。
近年來,米糧鎮始終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持續在為民辦實事上精準發力,及時有效回應群眾熱切期盼,用心用情點亮群眾心中“滿意燈”,切實以“小項目”撬動“大民生”,全力增進民生福祉、助力鄉村振興。
白改黑改出新生活。經過緊張有序的施工建設,米糧鎮七里峽新老兩條街不僅實現了道路“白改黑”,還完善了路燈照明、排水溝渠等配套設施。“道路平整了,路燈安裝了,感謝政府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困難,讓我們生活環境變得更好了”,八一村一組村民李秀娥滿意地說。
為進一步改善群眾出行條件,切實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米糧鎮認真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立足鎮域實際、經過充分討論,最終把突破口鎖定在七里峽集鎮綜合改造提升上,通過對新老街道開展“白改黑”、雨污分流、線纜落地等工程。過去的水泥路變成了如今的柏油路,不僅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有效打通了和美鎮區發展“最后一公里”。
小攤位搭起幸福橋。在七里峽集鎮新老街道結合部,由米糧鎮統籌增設的便民服務點正式建成,即將投入使用。“以前大家賣東西東奔西走,有的擺在馬路外面,甚至有人擺在馬路中間,極其不安全。這個集貿市場建成后,不僅為大家提供了攤位,還搭建了遮雨棚,這些基礎設施的修建,真是建到我們心坎上了”,攤主張女士樂呵呵地說。
為有效平衡“規范”與“煙火”之間的關系,米糧鎮立足群眾需求,搶抓蘇陜協作項目機遇,修建集貿市場、科學規劃設置攤位30個。一個個規范化、標準化的小攤位建成,既維護了鎮容村貌“大面子”,又保住了攤販“小生計”,充分彰顯了米糧鎮市場管理的力度和溫度。
停車場建出新面貌。近日,白塔社區紅白理事會圍墻外的一處長期閑置且長滿雜草的邊角地塊,華麗“變身”為生態停車場,讓社區居民收獲了實實在在的“微幸福”。
為徹底解決白塔社區居民簡辦紅白事停車難問題,米糧鎮將環境整治與民生需求有機結合,通過多次實地勘察、召開居民座談會、征詢居民意見等舉措,最終將紅白喜事外墻的邊角地建成生態停車場。如今這片曾經的“問題區域”華麗變身,成為一塊600余平方米的停車場,場內設置標準化停車位18個,不僅破解了群眾停車難問題,還有效提升了集鎮整體環境面貌。(江榮霞 盧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