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亂世里,命運就像是一場賭局,將領們或是豪賭一擲,或是黯然退場。胡若愚,這個名字在蔣介石的軍隊里,算是個特例。想當年,那些戎馬生涯,有的以身殉國,有的則是選擇了最終的出路——自盡??稍谶@浩浩蕩蕩的將領群里,少將、中將啊,那是數(shù)都數(shù)不清的,但能坐到上將兵團司令的位置上的,就那么一個人,胡若愚。
說到胡若愚,其實在蔣介石那幫高級干部里頭,這名字有兩個人在用。一個是曾給張學良打下手的,后頭還混成了北平和青島的市長。但咱們今天得說的這位胡若愚,他是另一號人物。這哥們兒,是羅平縣出的,老爸在清末還混了個秀才。那個年代,秀才可是個人物,不是誰想混就能混的。
1911年,那個昆明的重九起義,胡若愚就是那幫子鬧騰的人之一。過了年,1912年,他就從云南跑了個大遠兒,直奔江西,混了個警衛(wèi)連長的位子。后來,這哥們兒還進了云南陸軍講武學堂的將校班,成績咋樣?那是相當?shù)膬?yōu)異。這一來,唐繼堯這位當時的大佬看在眼里,樂在心里,一把手把胡若愚從一個小小的營長位子上拉扯到了團長的位置。
02
到了1927年,胡若愚的人生又迎來了新的高度,直接被提上了第三十九軍軍長的位置,不僅如此,人家還當上了國民政府的軍事委員,緊接著,還被搞成了第八路軍的總指揮。這種提拔速度,簡直比火箭還快,但這個世界啊,總是不缺變數(shù)。1930年,胡若愚突然間就加入了反蔣的陣營,可惜好景不長,失敗了。失敗之后的1933年,他借了李宗仁的東風,飛往德國留學去了,還參加了楊耿光頭的“中國歐洲軍事考察團”,跑遍了法、比、荷、捷、波、蘇、英等一堆國家去考察。
1936年,胡若愚帶著滿腹的學問回到了國內(nèi),還寫了《現(xiàn)代大軍統(tǒng)帥》、《現(xiàn)代戰(zhàn)爭理論》和《現(xiàn)代戰(zhàn)略之根本》這幾本書,直接在香港出版,這操作,可以說是相當?shù)娘S了。
等到抗日戰(zhàn)爭打響,胡若愚又轉(zhuǎn)身變成了一位中將高參,成了李宗仁手下的第五戰(zhàn)區(qū)代理參謀,還幫著孫連仲的第二軍搞戰(zhàn)斗指揮,更厲害的是,他還參加了臺兒莊會戰(zhàn)這樣的大戰(zhàn)。到了1938年,胡若愚再次上線,成了第三集團軍的參謀長,在山東南部地區(qū)跟日本人硬碰硬。緊接著,在山西陽泉的娘子關,他和我們的軍隊一起,打了一場漂亮的娘子關戰(zhàn)役。
等到日本投降,胡若愚決定在南京退役,不再參與軍旅生涯。
03
解放戰(zhàn)爭時,胡若愚那會兒是閑得蛋疼,為啥呢?因為他跟蔣介石那邊不是一路人,還跟李宗仁挺鐵的關系,蔣介石那邊自然不好意思再找他干事。但到了1949年2月,那風云變幻的時刻,蔣介石那隊伍人才緊缺到不行,戰(zhàn)況一落千丈,誰都成寶了。這時候,白崇禧這哥們兒跳出來給胡若愚背了個書包,胡若愚就這樣又被拉回到了戰(zhàn)場,成了第十一兵團的副司令。這兵團的正司令是個叫魯?shù)涝吹模@哥們兒一病不起,胡若愚就這樣順理成章地坐上了上將司令的寶座。
但那時候蔣介石的隊伍敗得一塌糊涂,胡若愚率領的第十一兵團也是一路敗退。緊追他們不放的是我軍的大將陳賡,還有他手下的第四野戰(zhàn)軍第四兵團。到了1949年11月底,在桂東南岑溪容縣的楊梅圩,胡若愚在一場戰(zhàn)斗中被我軍擊斃,成了解放戰(zhàn)爭期間,我們擊斃的對方最高級別的軍事長官。
至于胡若愚是怎么被擊斃的,這事兒到現(xiàn)在也是個謎??赡苁悄膫€不長眼的流彈打的,也可能是炮彈砸下來炸的。這種死法,說出去都是悲壯的,但也是戰(zhàn)爭的殘酷寫照。胡若愚的一生啊,就這樣在歷史的塵埃中留下了深刻的一筆,從一個闖蕩江湖的青年,到軍界的高官,再到戰(zhàn)場上的落幕,這一切,都是那個動蕩年代最真實的寫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