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敵人沒先動手,自己人先掉了隊。
五個戰(zhàn)士,沒帶槍,只背著彈藥,就這么在夜路上跟部隊走散了。
可就是這幾個人,最后把一場硬仗的勝負給扛了下來。
那年春天,南邊山里正打得熱火朝天。58師從廣淵出發(fā),摸著黑朝那藤方向推進,前頭是偵察連打頭陣,后頭機槍排、炮兵排跟著。
任務說復雜不復雜,就是要搶下那藤附近的一座橋,為后續(xù)大部隊騰出路來。
但這橋不好拿,守橋的是越軍老油子,守的位置叫班礦,山高林密,洞子多,路窄得就像一條縫。
越軍早在這布了防,山口是咽喉,洞子里火力點密密麻麻,環(huán)形陣地一套又一套,一看就知道是準備死守的架勢。
偵察連要先摸進去看看情況,機槍排跟著打掩護。
當天晚上,接到命令后連隊動員了一下,沒拖泥帶水,大家撅著腰就沖了出去。
夜里趕路,林子里黑得能抹出油來,結果走著走著,四個彈藥手跟不上大部隊了。
加上軍械員袁俊林也一塊兒掉了隊。
這不是小事。
重機槍要是沒子彈,那可不是掉鏈子,是掉命。
偵察連要是失了壓制火力,傷亡就得翻倍。
袁俊林那會兒不是戰(zhàn)斗員,主要負責登記發(fā)槍這些活兒,但他當時啥都沒說,主動站出來,說他去找人。
別人可能要猶豫,他二話不說就轉身進了林子。
山路陡,荊棘扎人,林子里安靜得有點詭異。
越軍就喜歡在這種地方玩伏擊,動不動就從洞子里竄出來放冷槍。
袁俊林手里沒槍,靠幾顆手榴彈頂命。
他一路小心翼翼地走,手榴彈蓋早就扭開,拉火環(huán)套在指頭上,隨時準備跟人拼了。
結果走著走著,他一腳踩空,跌進了個亂石坑,摔得不輕,身上多處受傷,人也昏了過去。
等他再醒過來,耳邊已經響起了槍聲。
他一下子清醒了——戰(zhàn)斗打響了,彈藥還沒送到。
他強忍著劇痛,從坑里爬出來,咬著牙接著找人。
最后在一處山坡上找到了那四個彈藥手,幾個人又累又渴,幾天沒合眼,水也斷了,眼睛都是紅的。
山里找水難,他們就扒石縫里長的小草根啃著充饑。
這邊槍聲越來越密,袁俊林一看形勢不對,馬上招呼大家往槍聲最響的方向趕。
他走在最前頭,剛爬上坡就被對面山洞里的火力壓下來,越軍早就等在那。
他找了個掩體觀察了一下,發(fā)現(xiàn)右邊山坡有死角,越軍打不到。
他帶著大家從那邊迂回,走得小心翼翼,不敢出聲。
手里只有五顆手榴彈,一旦碰上敵人,就得拼命。
繞了一圈,終于在關鍵時刻趕上了陣地。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并非時政社會類新聞
那時候8班和9班的子彈快打光了,重機槍要啞火。
袁俊林他們一到,馬上把彈藥送上,機槍又開始咆哮,敵人的幾個火力點被徹底壓住。
但局勢沒松,7班那邊更吃緊,三面被打,三名戰(zhàn)士受傷,重機槍也快撐不住了。
袁俊林聽說后又主動請戰(zhàn),背上彈藥就往那邊跑。
剛靠近陣地,一顆子彈從側面飛來,穿過他的帽子。
他沒退,趴下就開火,正好一個敵人探出頭,他一槍打過去,干凈利落。
這一仗從凌晨打到天亮,槍聲沒停過。
敵人火力強,但我方機槍火力頂?shù)米。P鍵就是彈藥不斷。
袁俊林他們不到槍響不回頭,連著幾次沖進火線送彈藥,生死就在眼前。
打完仗一清點,部隊只傷亡六人,但敵人死了三十多個,還被打傷了二十來個。
這種戰(zhàn)績在叢林戰(zhàn)里算硬成績,靠的是火力壓制,火力靠的是彈藥。
說到底,袁俊林他們五個人的命,換來了部隊幾十號人的命。
戰(zhàn)后總結,連隊沒人不佩服袁俊林。
他不是戰(zhàn)斗員,但沖得比誰都狠。
他被評了二等功,整個機槍排立了集體一等功。
那場仗之后,大家都說他是“最靠譜的軍械員”。
打仗不是只靠槍響,關鍵時刻,有人能把彈藥送到火線上,這比什么都要緊。
袁俊林沒說什么大道理,也沒喊口號。
他就一句話:“子彈不到,槍再好也沒用。”
這話說得實在。
戰(zhàn)場上,不是每個人都拿槍沖鋒,也不是每個英雄都在報紙上露臉。
可真要打出勝仗,背后這些人,一個都不能少。
參考資料:
《南疆烽煙正十年》微信公眾號原始資料
《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實錄》解放軍出版社
《中國人民解放軍對越作戰(zhàn)檔案匯編》內部參考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