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華北的老鄉們可得繃緊弦,天氣預報說下周有強冷空氣。清明剛過小麥正拔節呢,倒春寒一來輕則凍壞新葉,重則影響抽穗。老一輩都知道“春捂秋凍”的理兒,莊稼也一樣得防著突然的冷。
我記得村里張大爺往年總說,寒潮前澆遍水,能給麥地“穿棉襖”。現在農技員說這招還管用,不過得加上葉面噴肥,磷酸二氫鉀配蕓苔素。東北那邊大豆播種剛鋪開,這波冷空氣雖說南下,也得盯著夜間霜凍。
地膜覆蓋還是老辦法,但現在有那種加厚的反光膜,保溫還能增光。南方早稻移栽正忙,趕上陰雨寡照,得注意秧田排水防爛根。我們村老李去年沒及時清溝,結果秧苗漚了一半,今年早早就把排水溝挖深了。
有人問為啥現在倒春寒感覺越來越頻繁?我個人覺得,氣候確實有點反常。以前看云識天氣夠用,現在還得天天盯著氣象APP,土辦法得跟上新科技。
華北麥田現在分兩類,旺長的得先鎮壓再澆水,弱苗就得趕緊補氮肥。
山東德州有個種糧大戶,前年靠這套組合拳,凍災后畝產還增了50斤。
都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這拔節期就像小麥的“中考”。可有些新手農戶犯難了,到底啥時候澆水最合適?留個心眼,看最低溫。
低于2℃就得提前兩天澆,高于5℃可以緩一緩,具體還得看地塊墑情。
南方的稻農別光盯著雨水,連續陰雨過后突然放晴,得防秧苗青枯。這時候最忌猛地掀開大棚,得先通風半小時,讓苗子慢慢適應溫差。
東北大豆田要是播完種趕上霜凍,別急著補籽,先看看種子有沒有凍壞。
扒開土層瞧瞧,種皮沒皺、胚根沒變色,就還有出苗的希望。現在鄉鎮農技站都有免費的防凍藥劑發放,別嫌麻煩,趕緊去領。村里老張頭去年嫌麻煩沒去領,結果自家麥田凍害比別家重兩成。
農業這事兒,最怕“差不多”,差一天澆水、少一次噴肥,收成就不一樣。
我始終覺得,老經驗是寶貝,但得跟新技術結合,就像給老馬車裝上發動機。最后給大家列個急茬兒:華北麥田本周內完成澆水噴肥,東北備好地膜和熏煙堆,南方清溝排水別拖過明天。
拿不準的趕緊給村里農技員打電話,現在他們天天蹲地頭,就等著幫大伙解難呢。記住了,種地就得跟著天時走,該出手時別猶豫,豐收都是勤快人干出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