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罕見卻又詭異的三國聲明發表了,其內容核心是譴責以色列,聲明寫道:
以色列拒絕向平民提供人道援助,嚴重違反國際人道法,我們譴責以色列政府和官員近期發表的令人發指的言論,由于對加沙被毀感到絕望,平民將開始遷移,被強迫永久性的趕出他們的家園。
我們絕不會袖手旁觀以色列政府的這些惡劣行徑,我們反對任何在約旦河西岸擴建定居點的企圖。以色列必須停止非法定居點建設,如果不停止,我們將毫不猶豫地采取進一步行動,包括定向制裁。
這份不長的聲明罕見在于,這是西方盟友第一次用如此強硬的口吻向以色列發出警告。
比如聲明里用到了,令人發指、惡劣行徑、絕不袖手旁觀等強硬表態。
再比如明確表示,以色列再不停止,就會采取定向制裁的措施。
定向制裁,那是對俄羅斯才用的手段,如今也準備用在以色列身上。
此外這份聲明還有幾個詭異的地方,第一個詭異的點就是,德國呢?
這份聲明是英國、法國、加拿大一起發的,可怎么會是加拿大?過去慣例都是“英法德”作為歐洲國家一起發聲明,這次德國卻被加拿大取代,這是為什么?
主要是因為現任德總理,右翼保守派“梅爾茨”(默茨)的極度親以立場。
這位擁有多架私人飛機的億萬富翁,在商界履歷非常豐富,特別是2005-2020這十五年里,他擔任過多家重要企業的監事或者董事會成員。
這些豐富的從商經歷讓他在商界與猶太財團建立了緊密聯系,在大選時默茨就一直批評“朔爾茨”的反以政策,并且在當選后第一時間默茨就宣布,解除所有對以色列的武器禁運。
這也是德國會突然退出“英法組織”的這場針對以色列的聲明的原因,此外今年是德以建交60周年,德國官方早早就用“獨特的友誼”為題,展開一系列慶?;顒?。
而德國的退出讓英法深感沮喪,畢竟英法兩國發表譴責的力度,一定比英法德三國發表來的弱。
就在這時,加拿大加入了進來。
與德國正相反,加拿大新總理對以色列毫不感冒,當時他當選就引起加拿大內部的猶太族裔普遍擔憂。
卡尼雖然沒有公開反猶,但他對加拿大的“反猶問題”表現沉默,有時候你不用說話,你的沉默就是你的態度。
加拿大有不少猶太社區,但這兩年反猶勢力不斷上升,前總理特魯多多次譴責與控制,但卡尼卻一言不發。
在采訪中加拿大猶太裔說,她從小長大的多倫多猶太教堂已經被破壞八次了,但沒人管反猶勢力,他們拋棄了加拿大猶太人,整個國家都將為此付出代價。
卡尼對于猶太人有著明顯的冷淡,以色列稱其為“震耳欲聾的寂靜”,卡尼什么都不說,但卻又什么都說了。
所以當德國不參加聲明的消息傳出來后,加拿大馬上申請加入,于是組成了“英法加”這一少見的詭異的“反以組合”。
至于加拿大和德國哪個分量重呢?這其實不是重點,重點是以色列問題,讓西方內部的裂痕越來越大。
而根據路透社報道,英法加這份針對以色列的譴責聲明,原始版本并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份。
在原始版本里,針對以色列最新的一系列暴行,用詞更為強硬,甚至包括詳細的針對以色列特定官員,與特定企業的制裁,而不是像現在公布的這份,只籠統的說會進行“定向制裁”。
版本修改的原因是,在聲明公布前的六小時,某一“關鍵大國”緊急致電“英法加”外交部,就譴責聲明對三國施壓,最終導致聲明里最重要的“定向制裁”內容被刪改。
至于那個施壓的“關鍵大國”是誰?確實有點難猜啊。
但這并不意味針對以色列的制裁不會執行,如果以色列再繼續暴行,定向制裁一定會上馬
報道里繼續提到,內塔尼亞胡對三國聲明怒不可遏,他直接說:英法加的領導人為10月7號的種族滅絕襲擊提供了巨額獎金。
英法加的譴責聲明,和哈馬斯的恐怖襲擊有什么關系?但在內塔尼亞胡看來,制裁以色列就是哈馬斯的幫兇。
并且從內塔尼亞胡憤怒的態度也能看出,他非常在意這份聲明,因為這預示著西方盟友也已近倒戈,不再支持以色列,甚至要帶頭對以色列制裁,這將給以色列帶來巨大壓力
那么這段時間以色列到底又做了什么,讓盟友都看不下去了呢?哈馬斯不是已經要和談,加沙不是已經?;鹆藛幔?/p>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哈馬斯打不動了。
加沙地區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有效的、有組織的反抗了,也正因為無反抗,以色列才將重心從打擊哈馬斯,轉移到了打擊平民身上。
從去年10月起,共造成53000加沙平民死亡,而從今年3月18號以來,短短兩個月里,又造成3500平民死亡,近10000人受傷
以色列對平民不僅采取大規模轟炸式的屠殺,更采用斷糧斷水的反人類禁運,在經過長達一個半月的完全禁運后,上周總算有7輛物資卡車送進了加沙
那哈馬斯明明已經不行了,為什么以色列還在繼續殺人?
因為以色列要的從來不是擊垮哈馬斯,以色列要的是加沙那片土地
目前還有230萬人被困在加沙,以色列想盡辦法要把這數百萬人逼走,隔三岔五的轟炸,制造心里恐慌,禁止外界物資運進去,制造糧食恐慌
加沙人要么被嚇死,要么被餓死,當然還有最后一條路,就是逃跑。
如果這230萬人愿意逃跑把土地空出來,那是以色列最滿意的結果。
但對于加沙平民來說,根本無處可逃,最終就是慢慢的等死,230萬人,正面臨一場讓人發指的人道主義災難。
紅色區域是以色列軍管區,白色區域是加沙人聚集區,軍管區的炮彈和炸彈隔三岔五炸進聚集區,同時所有物資禁止通過軍管區,聚集區的人就等著被活活餓死
而想要逃離加沙實際上非常艱難,北面和東面都是以色列的高墻,西面是大海,只能往南走
南面是埃及,但埃及口岸關閉,不接受沒錢的加沙難民,目前只有一種情況可以進入埃及,那就是“醫療轉運”
有專門的和埃及政府合作的醫療轉運公司,會在加沙接待有錢的難民,平均價格是每人3000-5000美元,只要你拿得出這錢,就能用“醫療轉運”的名義,進入埃及口岸
可3000-5000美元,對于加沙難民來說是筆巨款,極少人拿的出來,就算拿出來了,還要穿越以色列紅色的軍管區,那里可能有轟炸,可能有地雷,可能有各種危險。
最終才能來到拉法口岸,再賄賂邊境警察,進入埃及,可就算進了埃及,日子也是地獄級別的。
過去15個月,共有10萬巴勒斯坦有錢人通過上面的方法逃去埃及,可在埃及也是三不管狀態,沒住的,沒吃的,沒醫的,區別只是這里沒有轟炸
所以即便加沙人想要逃跑,實際也是無處可逃,這230萬人根本沒錢支付逃去埃及的費用,如果沒有外界援助,他們要么被炸死,要么被餓死,這可是足足230萬的巨大人道主義危機
而以色列要的,就是清空這塊土地,據為己有
5月18號,中國發布以色列風險等級提醒,足以證明以色列的這把火將越燒越大。
至于英法加的三國譴責聲明,只是一個開頭,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加入其中,這就會極大考驗美國和以色列的“友誼”。
當大部分西方盟友都強烈反對以色列時,美國還一味力挺,只會讓美國更孤立于世界
而當針對以色列的“定向制裁”真的開始時,美國會不會為了以色列去反制裁呢?
英國、法國、加拿大制裁以色列,美國反制裁英國法國加拿大,一邊是以色列,一邊是傳統盟友,到那時才是真正的西方割裂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