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原生家庭 和父母的邊界
問:我今年32歲,我對我的父母很容易情緒失控,特別是我母親,這方面更多一點。
我自我尋找了一下原因,我發現對他們容易情緒失控可能是因為我對他們有很多不滿的地方。
以前家里條件很不好,我17歲就出社會工作,之后沒向他們拿過錢。
在我20歲出頭的時候,給他們在縣里最好地段全款買了套房安頓好父母。
然而在前幾年疫情特殊期間,我需要一筆錢周轉下,我就想著賣掉曾經給他們買的房子,因為房子是全額。
可以付首付重新貸款給他們再買一套,或者暫時租房子住,過幾年可以接來我身邊一起住。
我母親當時的態度是,和我決裂都不會賣那套房,把錢給我的,我問她一個問題:
那我自己在外面需要一大筆錢,你不擔心我沒錢會出事嗎。她的意思是不會管我的。
這件事讓我感到無比心寒,直到今天都是一個很大的心結。
往遠了一點說,我父親重男輕女,我母親未婚先孕,我父親那時候的決定是生男孩就結婚。
當得知生下來是女孩,我聽說我父親第一件事就是把一個熱水瓶砸碎了。
我母親在幾十年里也都沒有和我父親領到證。
那一砸,也開啟了我和母親水深火熱的開端,而我母親應該也并未愛護于我,從小也把怨氣都盡情發泄在我身上,她是個情緒特別容易失控的人。
長大后我便迫不及待的遠離了他們,后來我有機緣移民到海外,期間我十年和他們沒見面。
十年未見,這也是內疚的開端。
現在我早已度過困難時期,在海外結婚定居,房子幾套,生活富足。
我和他們相處不來,想把他們繼續留在國內養老(給生活費+保姆)但他們看我生活過得好,各種道德綁架我,想來我身邊。
我母親說把她留在國內她就去跳樓。類似自S恐嚇的話好幾次了。我也怕我會后悔。
我想請教冷愛老師:如何平衡和他們的相處與讓自己不后悔內疚,尋求心安之法。
答:你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女性。17歲就自力更生,這份勇敢和責任感很值得肯定。
成年后你經濟條件富足,能夠安頓父母的生活,再一次彰顯了你的能力與擔當。
更讓人感動的是,當情緒失控時你依然能夠自我覺察,及時反省,而不是把所有責任全都推給父母。
這種成熟和自省,說明你的內在力量非常強大。
一,錯位
在母親和你的關系中,你更像是母親,她更像是孩子。
你母親常常把你當作情緒宣泄的出口,這背后反映的是她自己未完成的心理成長。
也許在她的童年里,她曾經被拋棄或壓抑,心里一直住著一個無法得到安撫的小女孩。
換句話說,她以情感上的“小孩”身份,去養育了另一個小孩,這是“一個小孩生了另一個小孩”。
在這樣的相處模式里,你從一開始就承擔了不該屬于你的重擔。
在當年的“熱水瓶事件”中,你的母親心里充滿了對你父親、對她家庭、對她自己的怨恨與無奈。
這些巨大的負面情緒找不到別的出口,就如同積攢的滾燙熱水,傾瀉到你身上。
但請記住,這是母親長久以來未被治愈的傷痛,這并非你的錯。
你之所以成了情緒的承受者,是因為她當時既無法排解心里的怨念,也沒能以成熟的方式去愛護自己和你。
因此,這樣的創傷課題是屬于她的,不是你該背負的。
二、歸位
那么,你如何走出這個被母親情緒裹挾的困境呢?
首先,“歸位”——回到女兒的角色:你是母親的女兒,而不是她的同伴,更不是她的“母親”。
你無需再為了得到母親的認可而不得不采取拯救或遷就的方式。
相反,你可以在關心母親的同時,更加注重照顧好自己。
給自己劃出清晰的心理邊界:讓父母安心享受老年生活,但不過度介入自己的生活節奏。
比如,當母親情緒失控,說出想要跳樓等極端話時,你可以深呼吸、保持冷靜,用堅定但溫柔的語氣告訴她:
“媽媽,我知道您很難受,我也很擔心您的安全。但我不能接受您這樣自殘的做法,我們一起想辦法,好嗎?”
這樣的話既表達了你的關心,也明確劃定了界限:這種行為你無法答應,但你愿意和她共同面對問題。
同時,如果情況過于危險或你自己也無法承受時,要記得尋求其他親人的幫助或專業支持。
讓他們一起分擔這個責任,而不是由你獨自一人來處理所有的壓力。
三,行動
最后,我想給你一些行動建議,希望能夠幫助你建立心理邊界、調整與父母的關系、緩解內疚和自責的情緒。
1、設立健康的溝通邊界:
當母親情緒爆發時,先穩定自己的情緒,用平靜而堅定的語言表達立場。
你可以告訴她:“我明白您很痛苦,我也很關心您。但我也很痛苦,我感覺很無力。我們一起想想別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如果可能,適時尋求其他親人或專業人士的幫助,讓她知道你并非孤軍作戰。
這樣既給了母親關注,又劃清了彼此的責任界限。
2、練習自我照顧和情緒管理:
在學會與母親相處之余,也別忘了療愈自己。
接納自己的女性身份,不要再對“自己是個女孩”感到羞恥。
允許自己有脆弱的時刻,因為那并不是軟弱。
你可以試著告訴自己:“我做到了這么多,我也需要愛和溫柔。”
慢慢地,當你學會對自己好一些,生命中才會真正留出空間,讓平安和自由涌入。
記住,釋放過去的自責和痛苦,并不代表不愛父母,而是讓你活出真正的自己。
3、尋求外部支持和資源:
適當與信任的朋友、親戚分享你的感受,不要把壓力全部壓在自己身上。
可以考慮參加類似經歷者的互助群體,或咨詢心理醫生,讓專業人士幫助你分析情緒的來源。
聽聽別人的建議和故事,也能讓你明白自己并不孤單,更加堅定走出陰霾的決心。
你是一個很有生命力的姑娘。請相信,你所經歷的一切都會成為生命中的養分,讓你成為更高版本的自己。
主創團隊 | 冷愛 方賞 茜茜 惠生
如果你也想咨詢或者傾訴,請私信我!
本文的插畫,未經授權,不得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