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5月21日訊(記者 萬凌云 通訊員 汪杏珍 景驍軼) 5月20日,一個特別有愛的日子。當天上午8時,鎮江市中醫院手術室的無影燈下,一場跨越語言的生命守護悄然展開。聾啞患者邱先生在醫護團隊手寫的30余張溝通卡片指引下,順利接受并完成了左鎖骨骨折手術。
這場特殊的手術,用筆尖與醫學的溫情,共同書寫了“520”的特殊注解。
“輸液時手背會感覺有點疼,不用緊張”“別擔心,手術過程中我會一直在您身邊”......手術床上邱先生接過護士遞來的溝通提示卡,緊繃的眉頭漸漸舒展。
對話
“麻醉過程中有任何不適,請指給我看”……這是麻醉科團隊為他量身定制的溝通方案,精準預判了醫療環節的溝通需求,甚至細化了“握拳力度代表疼痛等級”的反饋機制。
主刀醫生、該院骨傷科主任姚宏明介紹,術前手術團隊通過患者家屬了解到,這名患者雖無法言語,卻可通過文字交流,于是立即啟動“無障礙手術預案”。期間,麻醉醫師顏軍用紅、藍兩色筆標注麻醉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
卡片對話
巡回護士侯凡展示了當時的溝通記錄本,上面寫滿醫生提示患者的文字:“現在會感覺手臂發麻嗎?”“請深呼吸三次”“如果疼痛請握一下我的手”……字里行間,展現出專業與溫情。
在520這個浪漫的日子里,該院手術團隊用一種別樣的方式詮釋“愛的表達”。當邱先生在提示卡上寫下“謝謝你們”時,正在監測生命體征麻醉師顏軍說:“醫療的本質就是雙向奔赴的信任。”
手術
手術室走廊的電子鐘顯示09:48,隨著姚宏明主任完成最后一枚螺釘的固定,這場持續兩小時的“靜默手術”圓滿成功。透過玻璃窗,蘇醒中的邱先生正與護士進行筆談,手術間的時鐘仿佛將溫馨定格在了這一刻。
手術室的心電監護儀規律的作響著,在這曲無聲的生命協奏曲里,白色宣紙上的墨跡、監護屏幕的波形、無影燈下的剪影共同譜寫著醫者仁心的深層密碼。在“520”這個被愛意包裹的日子,手術室的綠衣戰士們用橫豎撇捺編織出超越言語的生命紐帶——當冰冷的醫療器械與溫熱的筆墨相遇,我們見證了醫學人文最動人的模樣。
無疑,對患者邱先生來說,這是今年“520”最好的詮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