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的風向標,總是瞬息萬變。前一秒還風光無限,后一秒可能就跌落神壇。這不,剛剛在榮譽簿上再添濃墨重彩幾筆的梁朝偉,似乎就遭遇了這樣的尷尬。
2024年,對于梁朝偉而言,本應是意氣風發的一年。
3月,他憑借《金手指》中的精湛表演,將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杯攬入懷中。緊接著的5月,他又受邀擔任第3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評審團主席,風頭無兩。
回溯至前年,這位華語影壇的傳奇人物更是在第8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被授予終身成就金獅獎。這一連串的國際A類電影節大獎,足以證明其在全球影壇的崇高地位。
放眼當今在世的華人男演員,若論榮譽等身,恐怕除了憑借功夫片打出一片天的成龍大哥,也就只有梁朝偉能與之掰掰手腕了。
但與成龍更多依靠動作片這一全球硬通貨不同,梁朝偉的成功,幾乎完全是憑借其深邃入骨的演技,征服了口味各異的全球觀眾和評委。他那雙仿佛會說話的眼睛,塑造了無數經典的銀幕形象,是當之無愧的“演技之神”。
然而,藝術成就與市場號召力,很多時候并不能簡單劃上等號。即便是強如梁朝偉,似乎也逃不開這個“魔咒”。
這不,他與內地合作、被寄予厚望的新片《獵狐行動》上映了,甚至還有另一位實力派影帝段奕宏的強勢加盟,雙影帝飆戲本該火花四濺,引爆票房。但現實卻狠狠給了一記耳光——上映僅兩天,票房堪堪突破千萬,頹勢盡顯,幾乎是上映首日就被宣判了“死刑”。
票房被馬麗的新片《水餃皇后》輕松打敗。
陣容越是星光熠熠,現實越是冰冷刺骨!這不禁讓人發問:梁朝偉,這位國際影帝,這次真的“不行了”嗎?
一、紙面上的“王炸”組合與國際化野心
《獵狐行動》,單看片名和主演陣容——梁朝偉、段奕宏,兩位影帝聯袂出演一部犯罪動作大片,這本身就自帶“必看”光環。更不用說,影片的投資據稱高達2億人民幣,野心勃勃。除了兩位核心男神,演員名單中還有老戲骨奚美娟、青年演員夏侯云姍,甚至請來了曾在漫威電影《黑寡婦》中飾演“模仿大師”的烏克蘭女星歐嘉·柯瑞蘭寇。這樣的配置,無疑是沖著國際大片水準去的。
據網絡媒體報道,為了打造逼真的跨國追捕場景,劇組不惜成本,帶著龐大的團隊輾轉世界各地取景,足跡遍布法國巴黎的浪漫街頭、諾曼底的壯闊海岸,中國的國際都市上海、首都北京,以及充滿異域風情的東南亞地區。整個拍攝周期歷時整整一年。
國際化的陣容,高達2億的投資,全球取景的拍攝……每一個標簽似乎都在預示著這將是一部票房巨制。然而,市場的反饋卻如同一盆冷水,從頭澆到腳。
二、慘不忍睹的票房與高開低走的口碑
4月4日,《獵狐行動》正式登陸院線。然而,命運似乎從一開始就跟它開了個巨大的玩笑。
《獵狐行動》,首映日票房僅有區區946萬,不足《第二十條》的三分之一,在單日票房榜上僅位列第五。媒體對其最終票房的預測更是低至4491萬。這意味著,其總票房可能僅僅相當于《哥斯拉大戰金剛2》一天的進賬。
截至發稿時,影片上映近兩日,總票房才勉強突破千萬大關,但單日排名已進一步滑落至第七位,甚至被一些重映的老片反超。照此趨勢,4000萬的預測都顯得過于樂觀。
事實上,《獵狐行動》在正式上映前,其頹勢便已初現端倪。
在某平臺的清明檔觀影意愿投票中,同檔期的其他影片如《草木人間》、《我們一起搖太陽》等都獲得了數千乃至上萬的“想看”投票,而《獵狐行動》的票數卻寥寥無幾,甚至難以過百,其關注度之低可見一斑。
三、場外“連續劇”:一部電影上映前的“九九八十一難”
拋開電影本身的藝術質量不談,單是《獵狐行動》在上映前所經歷的一系列“幺蛾子”,就足以解釋其如今的慘淡境遇。這出場外大戲的精彩程度,恐怕比電影本身還要曲折。
這部電影早在2019年便已立項拍攝。最初,影片頂著公安部“獵狐行動”專項IP的光環,號稱官方背書,制作費用直接砸下2億,梁朝偉與段奕宏的加盟更是讓無數影迷驚呼“神仙陣容”。
然而,項目推進過程卻一波三折。最早官宣的導演是曾執導過《風聲》、《征服》等力作的高群書,后來不知何故,導演悄然換成了名不見經傳的張立嘉。
影片于2019年5月開機,2020年4月殺青,原計劃在2021年1月8日與觀眾見面。然而,就在上映前三天,片方卻以“后期制作原因”為由,緊急宣布撤檔。這一撤,就是杳無音信的數年。
所謂的“后期制作原因”究竟是什么?根據媒體后續報道,電影的后期制作確實遭遇了資金鏈斷裂的窘境。
撤檔之后,《獵狐行動》便徹底沒了下文,連新的上映檔期都未曾公布,一句輕飄飄的“擇日公映”便打發了所有關注。直到今年清明節前夕,在距離檔期僅有一周左右的時間,這部“消失”了數年的電影才突然宣布“空降”定檔,幾乎是“裸發”上映,宣傳寥寥。
即便倉促定檔,影片的發行工作也是狀況百出。據稱,在上映前,片方提供給院線的電影拷貝居然與發行通知中的版本不一致,導致影院經理一度無法正常排片,甚至以為影片又要再次撤檔。
四、導演的“黑歷史”: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說上述的種種波折已經讓《獵狐行動》元氣大傷,那么導演張立嘉的履歷,或許就是讓觀眾徹底失去信心的最后一擊。
前文提到,影片導演由高群書換成了張立嘉。
這位張立嘉究竟是何方神圣?翻開他的履歷,實在難以讓人寄予厚望。資料顯示,他早年似乎是音樂制作人出身,后轉型導演。其執導的影片,2012年的《給野獸獻花》(房祖名主演),2017年的《機器之血》(成龍、羅志祥、歐陽娜娜主演)。
這些影片的口碑如何?豆瓣評分分別為:《給野獸獻花》4.6分,《機器之血》4.7分,另一部早期作品《廬山戀2010》僅2.8分。幾乎沒有一部作品能夠達到及格線。
當觀眾看到導演欄赫然寫著張立嘉的名字時,即便是有梁朝偉、段奕宏這樣的頂級演員坐鎮,恐怕心也要涼了半截。
五、結語:影帝也非萬能,好電影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如今,《獵狐行動》的票房失利,似乎也印證了那句“撤檔的必是爛片”的坊間定律。再加上導演張立嘉過往作品的“穩定發揮”,這部電影的命運似乎早已注定。其劇情究竟如何,似乎已經不那么重要,因為觀眾已經用腳投了票。
《獵狐行動》的慘敗,再次給電影市場敲響了警鐘:再強大的演員陣容,再雄厚的資本投入,再漫長的制作周期,如果缺乏對藝術創作的敬畏、專業的制作流程和精準的市場判斷,最終也可能只是一場華而不實的“資本游戲”,甚至是一地雞毛的“騙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