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游#步行日記27#
糧食店街平行于前門大街西側,全長約509米。這條街看似尋常,曾是京城最繁華的區(qū)域之一。
糧食店街北口有一家店鋪歷史悠久已近600年,就是六必居創(chuàng)建于明代,金字大匾嚴嵩題寫。他的南邊就是中和戲院,是戲劇院中名副其實的“老字號”,舊稱“中和園”,北京最大的九家戲園,中和園便是其中之一。民國期間,著名京劇演員梅蘭芳、馬連良、程硯秋、尚小云、筱翠花、李萬春等常在此演出,無數(shù)精彩瞬間在這里定格,中和戲院見證了京劇的輝煌。源升號博物館, “網(wǎng)紅”打卡地,山西臨汾釀酒世家的趙存仁、趙存義、趙存禮三兄弟創(chuàng)辦。創(chuàng)造了“掐頭去尾取中段”的獨特釀酒技藝,二鍋頭酒誕生了,讓源升號與當時的王致和、同仁堂、榮寶齋齊名。南口與甘井胡同相接會友鏢局,記錄鏢行興衰沉浮,由號稱 “神拳” 的宋邁倫于清1854年創(chuàng)建,與永興、義合、志成、正興、同興、源順、光興七家鏢局號稱北京城的八大鏢局。1922年,會友鏢局歇業(yè),成為中國最后一家歇業(yè)的鏢局。距今已有百年歷史,清末時為 “通新客棧”,后改成旅館沿用至今。步入樓中,透亮的天井、朱紅的柱子、寬敞的庭院,貌似還能讓人感受到當年會友鏢局的熱鬧與繁忙。
六必居賬本顯示創(chuàng)建于清朝,坐落在前門外糧食點街3號。1936年9月25日店慶500年請位于石頭胡同的大北照相館攝影留念,向前推算500年是1436年。六必居至今保留一塊木牌,上面記錄六必說法,翻開六必居舊房契,雍正六年8月15日的家具賬本上有源升號字樣,各項家具記錄這標價,由此看六必居最早叫源升號。源升號博物館在糧食店街40號,這是二鍋頭的發(fā)源地,由此六必居的前身可能是酒坊,醬園大概是后來的事情了。
歲月流轉,時代變遷,這條古老的街道仍舊吸引著人不斷探尋、去品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