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場印巴空戰過后,西方國家如何評價殲-10的實力?又有哪些美國的盟友對殲10動了心呢?
目前,雖然我國以殲-16、殲-20、殲-35這些先進戰機所組成的空軍戰斗體系已經日益完善,但是由于缺乏實戰歷練,一直有部分西方媒體對我國戰機的戰力抱有疑慮,但是在這次印巴空戰后,中國戰機用實際戰績徹底打服了西方媒體。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殲-10猛龍首次實戰展露鋒芒”的文章,對殲10在首次實戰中的表現進行了一番評頭論足,其中的“酸味”十分明顯。文中寫道,在這一戰過后,殲-10已經被視為和F-16同等級的戰機,中國戰機已經有了和歐美最先進的戰機“一較高下”的實力。
顯然,在法國陣風0:3的戰績面前,這種表述已經十分的含蓄。不過即便如此,也能夠看出一貫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的西方媒體也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傲慢,承認中國戰機的實力,今后所謂未經過實戰檢驗之類的言論再也不能成為他們攻擊中國空軍的借口。
除此之外,文中還提到,由于殲-10在這場戰斗中的出彩表現,很有可能就此改變國際戰斗機市場的秩序,倫敦國王學院的高級國防研究員喬丹表示,殲10將在國際市場上成為西方軍工企業強大的競爭對手,雖然殲-10不像殲-20那樣代表中國最先進的戰斗機制造技術,但是從商業角度上來看,殲-10很可能比殲-20更具有價值。
該文章發布還沒有幾天,就有國家用行動證實了文章中的觀點。據哥倫比亞當地媒體報道,日前哥倫比亞政府已經正式向中國求購至少24架殲-10CE,用來對自己的空軍進行更新換代。實際上,這并不是哥倫比亞第一次想要完成空軍裝備的升級,目前哥倫比亞空軍裝備的主流戰機還是以色列的“幼獅”戰斗機,很多機齡已經超過了40年,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現代化戰機的需要。
早在2022年,就有消息傳出,哥倫比亞總統在比較了瑞典的“鷹獅”戰斗機、美國的F-16戰斗機以及法國的陣風戰斗機之后,決定以31.5億美元的價格向法國購買16架陣風戰斗機,但是由于哥倫比亞的財力有限,飛機的款項將在5年后才全部支付完成,因為這樣才能夠保障哥倫比亞的社會運行不會出現麻煩。
但是隨后發生的巴以沖突打亂了哥倫比亞的計劃,在2024年,哥倫比亞斷絕了與以色列的外交關系,其軍中的“幼獅”戰斗機無法得到及時的維護,這不得不迫使哥倫比亞將采購戰斗機的日程大大提前,以前的五年計劃只能暫時擱置。
于是就在今年的4月初,哥倫比亞航空航天部隊司令席爾瓦表示將從瑞典采購16-24架“鷹獅”,并預計將在今年7月正式簽約,隨后哥倫比亞總統佩德羅也在社媒上宣布這一消息屬實。
但是一個月后的印巴空戰讓哥倫比亞看到了性價比更高的解決辦法,相較于造價接近2億美元的“鷹獅”戰機,造價不過6000萬美元的殲-10C顯然是一個更加經濟劃算的選擇,而且由于實打實的戰績擺在眼前,即使哥倫比亞放棄與瑞典簽約,相信國內外的壓力也不會太大。
哥倫比亞位于南美洲的最北端,和巴拿馬位置相鄰,由于美國的壓力,巴拿馬已經宣布不再續約“一帶一路”,如果這個時候能夠和哥倫比亞搞好關系,對中國在該地區的投資發展將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5月14日,中哥兩國正式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兩國的關系進一步加深,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猛龍戰機”真的出現在美國后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