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印巴之間經過多番小規模沖突后迅速達成停火協議,并各自宣布自己取得了重大勝利。
尤其是印度這邊,被打下了那么多架先進戰機,居然也能夠強行大贏特贏,還煞有其事地舉行了一個長達十天的慶祝聚會。
結果這個聚會還沒有完畢,中國這邊又給印度施加了一種新的壓力,讓印度大為破防。
一、印度傳來新噩耗在本次印巴沖突中,印度的軍隊可謂是出盡了丑——被巴基斯坦打下了多架先進的陣風戰機和蘇式戰機,S-400防空系統也遭到摧毀,至于無人機方面,則更是數不勝數。
基本全世界的人,都覺得印度在這場軍事沖突中吃了大虧,是屬于輸的一方。
然而印度總能夠憑借著異于常人的自信,把輸給硬說成贏。
為此印度還特意舉行了一場長達十天的慶祝,全國各地涌現出數千個聚會,到處都是印度人揮舞著國旗,跑去大街上狂歡,各級官員也是各種巡游。
把一場小小的“朱砂行動”,給吹成了“里程碑式”的勝利。
印度人的這種自欺欺人式的慶祝活動,猶如皇帝的新衣一般,除了欺騙了自己,惹笑了眾人外,沒有任何實際用處。
然而讓印度人沒有想到的是,印巴沖突的失敗方才勉強掩蓋過去,中國這邊又給他送來了一波壓力。
5月11日我國民政部發布了一篇新的公告,宣布對藏南地區的部分地名進行了標準化處理,同時又正式增補了27個公開使用的地名。
同時還附了一張地圖,在上面將增補的27個地名,用漢字、藏文、拼音等等都標注得一清二楚,同時還有精確的經緯度坐標。
像這種重新命名的活動,這已經是第五次了。
加上此前所增補的名字,目前在整個藏南地區被官方認證的地名已經有足足178個了,涵蓋了居民點、山口等各個關鍵地點。
我國給藏南地區重新命名,并不是一時興起的,而是在時間上做了精挑細選。
長期以來,藏南的部分地區一直被印度所非法占有,并取了一個叫作阿魯納恰爾邦的名字。
本次所公布的這27個增補地名,就是挑選在印巴沖突剛剛結束后不久,打了印度一個措手不及,讓其直感中國并不按照常理出牌。
對此印度為之破大防,其外交部發言人連忙在口頭上進行譴責,認為中國的這種做法是徒勞和荒謬的。
而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對此只是強調表示,這是在規范當地的地名,在做中國主權范圍內的事情。
很多人覺得,光是在地圖上改名字,能夠有什么實際用處呢?能夠實際控制方才是硬道理。
然而正所謂命名權是主權的一個部分,通過更改名字,可以很好地宣示主權,同時進行外交博弈并爭取國際支持。
待日后我國軍隊在藏南地區的軍事與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提升,以及經濟與區域發展得更好,大后方無憂以后,就可以嘗試采取實控措施了。
如果沒有事先進行更改名字,這般看似無用的強化主權聲索的話,未來在采取實控措施的時候,恐怕會在輿論上遭遇更多的壓力。
反過來,現在的一系列更改或者增補名字的工作,一方面可以對印度長期非法占有我國藏南部分地區,進行系統性的反制;另一方面也可以為日后中印邊境談判,積累更多的優勢和談判籌碼。
此外,還有很多人不理解,我國政府為什么不一口氣把藏南地區的所有居民點、山口、河流等等關鍵地點的命名和改名工作全部公布了?
像現在這般每隔一兩年就宣布一次增補名單,難道不嫌麻煩嗎?
事實上,對于爭議地區,就是要這種細水長流的工作方才能夠起到應有的效果。
這樣一來,就可以時不時地給印度上眼藥,同時也可以借此反反復復地向國際社會強調,中國對于藏南地區的主權聲索一直都沒有停歇。
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地給國際社會刷存在感,造成中國已經對該爭議地區進行有效管理的印象。
如此一來,未來我國政府真的要采取實控措施了,國際社會的吃瓜群眾就不會感到太過吃驚了,也不會認為中國是在無理由出兵。
此外,我國在藏南地區的動作,也并非只是更改名字而已,還修建了很多基礎設施,比如:目前正在規劃建設的墨脫水電站。
墨脫水電站是我國在西藏自治區雅魯藏布江上所正在開發的一座大型水電站,其裝機容量將達到驚人的60000兆瓦,一旦建成每年發電量將可以達到3000億千瓦時,這個數字幾乎是三峽水電站的三倍之多。
也就是說,只要墨脫水電站順利建成,三峽水電站將要把世界第一大水電站的頭銜,讓給墨脫水電站,自己只能屈居第二了。
墨脫縣的位置比較靠近藏南地區,再加上當地惡劣的地質條件,導致施工難度極大,建造成本極高。
故而很多人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都下意識認為這是我國在放出消息,故意嚇唬印度的,不會真的動工建造一個如此龐大工程。
然而我國作為一個務實型政府,在這種重大工程和事務上,不會像西方政府一樣喜歡放空炮。
早在去年12月份,我國政府已經正式批準這個超級水電站的建設工作,預計將于2033年完成,并且將會前后投資超過1萬億人民幣。
只不過,目前相關的開工和竣工日期,以及其他的細節問題,比如對于環境的影響有多大等等,這些都尚沒有公布。
只知道該項目準備利用雅魯藏布江上所存在的一段長約50公里的河流落差,來借助其產生大量的水力發電。
該河段流經了著名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這是世界上最深的峽谷系統。
話說回來,我國已經擁有三峽水電站了,而且當前整體的發電量是足夠用的,甚至部分地區出現了嚴重的電量過剩。
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我國為何還要花費如此巨資,去建設這么一個水電站。
其中的目的自然不是為了故意針對印度,一方面是為了要去替代容易造成環境污染的火電;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配合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去建設好西部,改變我國當前經濟發展過于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的局面。
我國目前的火力發電量大約在6.4萬億千瓦,而墨脫水電站按照三倍三峽水電站的數據來計算的話,也不過只有5400多億千瓦時。
故而,如果目的是想要替換掉火電的話,那么光靠一個墨脫水電站是遠遠不夠的。
而要想配合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話,一個墨脫水電站所能夠起到的作用,則更加杯水車薪了。
不過既然是要搞西部大開發戰略,那么總歸只能一步一步慢慢來,不能指望一口氣就給吃成了胖子。
我國未來要想取得進一步發展,經濟中心是必然要逐漸西移的,而要想促使經濟中心西移,就必須慢慢搞好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減少西部地區的用電成本。
不管我國是出于何種目的,來建設這個超級水電站的,對于印度人來說,這都是難以接受的。
因為水電站是建立在雅魯藏布江的上游,而當前印度東北部地區的工農業用水,在一定程度上對雅魯藏布江的水源有所依賴。
一旦我國在上游建立了一個如此龐大的水電站,就有能力去控制水流了,進而使得我國在同印度的邊界糾紛中,又多了一個有利的談判籌碼。
未來印度要是想要在藏南地區有所動作的話,都需要顧慮到這個水電站的存在;而我國要是有所動作的話,印度在反擊的時候,也會因此而顧慮重重。
假設未來印度東北部出現了嚴重的干旱,急需要水源的話,而我國又在此時選擇了蓄水的話;又或者在印度東北部出現嚴重洪澇災害的時候選擇開閘放水的話,將會對印度造成巨大的威脅。
藏南地區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所以我國政府在這個地區的改名,是合情合理的。
印度這邊無論怎么反對,都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不過對于印度來說,炒作一下中國威脅藏南一事,可以很好將印度老百姓的注意力,從印巴沖突的失利中轉移走。
鑒于中印兩國之間的實力差距,以及中式武器在印巴沖突中的亮眼戰績,這是印度只敢口頭反對,而不敢有所實際動作。
未來隨著墨脫水電站的動工建造,以及我國在西藏地區基礎設施的逐漸升級,印度將會更加難以在爭議地區,同我國交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