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演愈烈的中美關稅戰此前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但很少有人發現,圍繞著經濟領域而展現出了聲勢浩大的明顯特征的關稅戰恰恰不是中美展開全面對抗的重點。
關稅戰只不過是特朗普重返白宮后再度人為抬升貿易戰的一個頂峰,而中美貿易戰已經開打數年之久。
關稅戰雖然在短時間內得到了不斷升級,可我國早就做好了相關預防和準備,那么關稅戰不是重點和核心,哪一領域才是?答案其實是軍事領域。
據媒體報道,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大學歐洲和國際問題綜合研究中心主任瓦西里·卡申于本月16日參加在莫斯科舉行的圓桌會議上表示:“中美對峙已進入決定性階段”。
卡申還補充說:“美國明白與中國的沖突已進入關鍵階段,必須迅速采取行動。未來幾年,亞太地區的基本局勢將發生重大變化。”
卡申是俄羅斯有名的軍事專家,在俄烏沖突當中發現了“戰爭形態已經發生重大改變”的新面貌新特征。
卡申還在本月15日發表專欄文章,敦促中俄兩國摒棄抱有的極端“技術民族主義者”思維,最好盡可能地迅速轉到擴大軍工合作當中,以加強應對共同風險的抵御能力。
從卡申的表態當中不難發現,卡申認為中美當下的對抗重心不在于經濟而在于軍事方面。
一大原因是我國正在迅速擴充核武庫,而美國的核武庫由于多年來的忽視正處于非常糟糕的維護狀態之下:既沒有能力快速反應,也缺乏核彈頭與發射裝置的大規模生產能力。
卡申認為我國核力量的快速增長被美國關注到了,我國可能會在本十年末之前擁有超過一千枚可以打擊美國本土的核彈頭。
一來一去之間,中美在擴充核武庫方面的差距已然完全顯現,這是美國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另外一大原因是解放軍推進現代化的速度特別快,我國力爭在2027年之前擁有足以應對任何升級局勢的強大軍事能力。
兩相結合之下,美國干預我國事務的能力將大幅下降,臺灣問題和南海問題就是很好的例子。
既是為了將威脅扼殺在搖籃當中,又是實質性維護美國霸權主義的需要,美國無論如何都需要在軍事領域不斷發力,至少要達到讓我國的威脅大幅下降的程度。
這是卡申指出的中美局勢可能會發生大反轉,首先出現信號的就是軍事領域。
但不僅僅是卡申能夠關注到越來越加劇的中美軍事對抗,廣大國人也可以在感受體會當中發現這一突出特征。
如近年來不斷出臺公開亮相的大國武器,殲-35、六代機和國產渦扇發動機等;
如解放軍海軍擁有的航母數量已至三艘,但我國仍然在緊張研發制造核動力航母;
如陸軍部隊廣泛使用的高速導彈和無人機正在盡可能地檢驗實戰威力。
海陸空三軍可以說都有重大突破進展,這一速度是以前并不常見的,如果不是已然在著手預防工作,解放軍的密集動向將找不到合適合理的理由。
然而,可以顯而易見的一點卻是我國在軍事領域當中的一些細節方面已經實質性超越了美國。
就拿六代機來說,我國的六代機最近已經有了試飛的消息,外媒對此保持了高度關注的態勢,消息傳得滿天飛。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美國的六代機還沒有正式公開亮相,僅僅在六代機方面,美國就已經落后于我國了。
以前都是美國領銜戰斗機的研發設計制造,現在我國取代了美國坐到了頭把交椅之上,雖然只是暫時領先,可也已經算是超越了美國。
未來我國超越美國的情況將會出現在更多領域,不僅僅是軍事領域,我們有幸可以見證歷史。
參考資料:
俄專家:美中對峙進入決定性階段|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瓦西里·卡申:戰爭形態發生重大改變,中俄應克服“技術民族主義”思維|觀察者網
#律艦帶你創作優質微頭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