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甘肅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甘肅皋蘭什川古梨園系統、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復合養殖系統、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統三項遺產系統于5月19日順利通過專家評審,正式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皋蘭縣什川鎮上車村的古梨園。
截至目前,我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增至25項,數量繼續保持世界首位。其中,甘肅省迭部扎尕那農林牧復合系統和皋蘭什川古梨園系統共兩項入圍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走進甘肅省皋蘭縣什川鎮,百年梨園翠蓋參天,梨韻幽深,生機盎然,置身梨園如入“天然氧吧”,令人心曠神怡。什川古梨樹栽培歷史悠久,自明嘉靖年間,當地果農仿建水車汲黃河水灌溉田園,開始栽植梨樹,這里群山環繞,黃河穿境而過,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園內現存百年以上古梨樹9400余株,其中最古老的已近500年樹齡,至今仍然碩果累累。百年古梨樹與黃河、黃土高原共同構成了一個生生不息的農林復合系統,什川古梨園系統的核心要素包括珍稀的古梨樹種質資源、寶貴的復合用地技藝及其知識體系、獨特的梨園生態景觀及鄉土文化。2013年,什川古梨園系統入選我國第一批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被譽為“世界第一古梨園”。
游人參觀古梨樹。
什川古梨園傳承千年的農耕智慧。當地人將種植梨樹稱為種“高田”,果農創造性地發明了“天把式”這一獨特的高空作業技藝,利用“天把式”云梯穿梭于半空的梨樹間,給果樹修枝整形、疏花疏果、豎桿吊枝、采摘果實,形成了獨特的栽培方式與農耕文化。古梨園盛產軟兒梨和冬果梨,當地創造了傳統的地窖儲存工藝,生產的軟兒梨、凍梨、梨膏等傳統食品,藥用價值極高。
什川古梨園展示的軟兒梨產品。
近年來,皋蘭縣依托古梨樹資源舉辦“蘭州·什川梨花及采摘”文化旅游活動,春賞花、夏乘涼、秋摘果、冬觀雪,把旅游觀光、文體娛樂等融為一體,來自梨園農耕的“梨園鼓子”“太平鼓”和“鐵芯子”等傳統表演大放異彩,形成以梨園美景觀賞、黃河風光游覽、農家休閑娛樂等為主的新型休閑農業旅游區。縣里成立專門機構,制定古梨園保護發展規劃和管理辦法,通過摸底建檔、信息采集、養護復壯,科學合理利用古梨樹資源,傳承弘揚古梨園農耕文化,使獨特珍貴的世界第一古梨園煥發青春。(文/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朝霞 馬國順 圖/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朝霞)
來源:新甘肅客戶端
特別聲明:
1.微游甘肅內容文章旨在宣傳甘肅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由于條件所限,在轉載之前無法與所有權利人聯系授權,可能出現部分原創圖片或文字未署名,請聯系添加。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