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海在工作中。(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胡榮海:云南省昆明市政協委員、尋甸縣政協委員,云南泵龍馬鈴薯種植有限公司董事長。2025年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不久前,參加完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后,全國勞動模范胡榮海就馬不停蹄地回到了家鄉云南,走進他惦記的土豆種植基地。一壟壟綠油油的土豆讓這位“土豆大王”非常開心。“土豆要在市場上具備競爭力,一看品種,二看質量,好的產品才會成為熱銷商品。”胡榮海說。
》》》紅土地上顯作為
1990年,25歲的胡榮海從中國農村青年致富刊授學校畢業后,便扛起鋤頭扎進田間地頭,全身心開始鉆研土豆生產種植、種薯繁育等技術,一干就是30多年。
“小時候經常餓肚子,土豆就是我們的主要口糧。”過往歲月讓胡榮海體會到了農民的艱辛與不易,也在他內心深處埋下了“育出好種,種土豆脫貧致富”的種子。
“這里雖然擁有土豆種植歷史,但種植方式比較粗放,農民沒有良種意識,土豆種植產量低、品質不高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胡榮海把種植基地選在了尋甸縣鳳合鎮合理村,他認為,這里有較好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種植土豆還可以把以前的荒地利用起來。
2010年,公司創辦后,胡榮海天天吃住在基地里。他購買書籍自學種植知識,一有空就跑到縣里向科技人員請教土豆選種、栽培、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的經驗。
同樣種土豆,要想比別人收入多,就必須講科學。為打破傳統農業技術瓶頸,胡榮海率先引入智能物聯網技術,使公司一級脫毒種薯年產量突破1萬噸。在產業升級方面,他全力推動綠色食品認證,建成了2.5萬畝綠色生產基地,年產優質土豆6萬余噸。同時,胡榮海圍繞培育做強特色產業,先后建起速凍薯條、薯片等4條精深加工生產線,加工能力超5萬噸,年產值達2.2億元,推動土豆產業從單一種植向多元化發展。
為了破解品種退化等難題,胡榮海又帶領公司與昆明市農科院、云南農業大學等單位合作,設立3個專家工作站,聘請15位省、市級專家進行專業指導。目前,胡榮海所在的公司已申請國際、國內發明專利和新型實用專利27項,制定9項種植標準,參與3項省級重大科研項目,引進示范60余個優良品種,選育登記4個新品種,并成為云南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云南省農業科技示范園、云南省優質種業基地。
》》》致富不忘惠鄉親
“做給大家看、帶著大家干、領著大家變。”胡榮海覺得:“一人富不算富,眾人富才是真的富。”他要讓土豆真正變成群眾致富的“金豆豆”。
為此,胡榮海創新合作幫扶模式,打造“尋甸土豆種植工”勞務品牌,通過就業增收、訂單農業、土地流轉等方式,帶動脫貧戶增收。土豆生產、銷售、推廣等環節,每年可以吸納1.2萬余人次務工。此外,胡榮海還探索了“黨建﹢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帶動5000余戶農戶種植10萬畝以上優質土豆,惠及周邊鄉村2萬余人。他以“五包”方式為種植戶提供全程保障,公司統一進行技術指導與收購銷售,使農戶年均增收8000余元。
在老百姓眼中,胡榮海不僅是一位土豆種植的能人,更是一位關心家鄉的熱心人。不管誰遇到技術難題向他請教,胡榮海都會毫無保留地傳授經驗。無論哪家農戶請他現場指導,他都立馬放下手中的活熱情相幫。同時,胡榮海針對脫貧戶實施“訂單式”幫扶,組織了20期技術培訓班,對2000余人次進行了業務培訓,2023至2024年為脫貧戶免費提供138噸脫毒種薯。胡榮海建起的就業幫扶車間,已吸納23戶脫貧戶就業,帶動206戶脫貧戶增收。此外,胡榮海還投資建成殘疾人示范基地,種植200畝土豆,安置5名殘疾人就業,帶動600余戶殘疾人科學種植土豆,人均增收超3000元。
“讓鄉親們都提高收入,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是我最開心的事。”胡榮海說。
》》》積極履職暖人心
2022年,在昆明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上,胡榮海提交了《關于推動馬鈴薯綠色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建議》的提案,為完善云南省土豆產業鏈,提高土豆附加值獻計獻策。
這件提案,是胡榮海履職過程的一個縮影。自從成為政協委員,胡榮海就積極參加昆明市政協組織的調研視察活動。他說:“參與調研視察能夠讓我更加深入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每次調研前,我都把想了解的問題記在本子上,以便在調研過程中隨時提問,這樣調研回來后我才能梳理思考,提出的建議也更有針對性。”
幾年來,胡榮海先后提交了《加快推進云南馬鈴薯產業發展的建議》《關于在推進三產融合發展中打造“預制菜”產業示范中心的建議》《關于加快三產融合發展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建議》等多件提案,所提建議被省、市有關部門采納。
這位生于農村、長于農村,依靠30多年不懈努力實現自己的土豆致富夢的“土豆大王”,近年來先后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個人”“農牧漁業豐收獎—農業技術推廣貢獻獎”“云南省脫貧攻堅獎社會扶貧模范”“云南省農村致富帶頭人先進個人”等諸多榮譽。
對此,胡榮海說:“這些榮譽屬于所有參與土豆種植的鄉親們,因為這是大家團結一心、共同努力的結果。今后,我一定不負眾望,繼續努力,和大家一起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記者:呂金平
通訊員:鞏雅菲
文字編輯:張園
新媒體編輯:石偉強
審核:李木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