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刷到一個奇奇怪怪的問題,題主覺得索尼的多款全畫幅機身在拍攝4K/60P視頻時有1.5倍裁切,那么是不是可以拿C幅鏡頭直接裝在全畫幅機身上使用?實際上,索尼全畫幅機身是整個行業(yè)對C幅鏡頭最友好的。并且把C幅鏡頭裝在索尼全畫幅機身上有更多玩法,今天我就來完整的分享給大家。
首先,APS-C畫幅鏡頭裝在索尼全畫幅機身上不會被強制開啟APS-C畫幅的1.5倍裁切。在索尼的全畫幅機身中,用戶可以在S35畫幅設置“開啟/關(guān)閉/自動”三檔可調(diào),而其他有些品牌就是強制裁切不可關(guān)閉的了。倘若關(guān)閉了S35裁切的話,使用C幅鏡頭就會出現(xiàn)大黑邊,但這時候就要在畫幅設置里切換到1:1比例,此時C幅鏡頭就可以在全畫幅機身上得到理論上最大的成像圈了。
比如上面這個就是國產(chǎn)C幅鏡頭搭配索尼Alpha 7R IVa拍攝的,原本6100萬像素的全畫幅機身還剩余4000萬像素,只損失1/3像素量。也就是說即使你手上擁有很多C幅鏡頭,先把手上的機身換到全畫幅,這些C幅鏡頭也是可以臨時先用著的。即使是索尼Alpha 7 IV這樣的入門級全畫幅機身,開1:1畫幅后也嗨有2200萬像素,發(fā)發(fā)社交平臺是綽綽有余的。
1:1模式下的照片,有一種中畫幅(哈蘇500系列)的復古感,并且在構(gòu)圖方面不再糾結(jié),無腦把畫面主體放在中央就可以了。甚至連橫構(gòu)圖和豎構(gòu)圖都省了,反正沒有方向關(guān)系。后續(xù)再好好攢錢,一次性上更好的全畫幅鏡頭會少走不少彎路。
第二個操作更騷~視頻拍攝情況下,SteadyShot(防抖)有一檔“動態(tài)增強”,可以靠更大的裁切去獲得更好的防抖效果。如果給全畫幅機身+C幅鏡頭,再開啟“動態(tài)增強”后,有不少C幅鏡頭的黑邊就已經(jīng)完全消除了,不需要專門開1.5倍裁切。目前我所知這么玩最好用的是索尼ZV-E1(索尼S3/ZV-E1/FX3在4K視頻下不能1.5裁切)配索尼FE 10-20mm F4 G PZ。開啟動態(tài)增強后索尼FE 10-20mm F4 G PZ全焦段無黑邊,且體積重量非常nice,是目前索尼系統(tǒng)最適合Vlog自拍的組合。
不過這么做的話視頻分辨率就不會太高,因為實際像素量已經(jīng)不到4K了。但考慮當年Arri Alexa Mini也就2.8K分辨率硬插值到4K使用,所以也沒有那么大問題。
總的來說,作為轉(zhuǎn)接起家的索尼E卡口系統(tǒng),至今還是可玩性最高的系統(tǒng)之一。當你預算真的特別少的時候,這些設置說不定可以幫你更平滑的過渡升級,避免沒鏡頭可用的窘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