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觀(ID:xinnengyuanqianzhan)原創
全文3185字,閱讀時間10分鐘
近日,吉利發布一季度財報:第一季度銷量達70.38萬輛,同比增長48%,年目標達成率為26%;同時,吉利實現營業收入725億元,同比增長25%;歸母凈利潤56.7億元,同比增長264%。
圖/吉利2025年一季度財報部分數據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這份“高增長”成績單看似光鮮,卻藏著一個尷尬的現實——吉利賣得好的,依然是低價車型。
具體分析來看,一季度吉利品牌中,售價20萬元以下的銀河E5、星愿、帝豪、星越L、星瑞等車型貢獻了超八成的銷量;而20萬元以上的領克Z10、極氪7X、極氪001等車型合計銷量占比不足20%。
更令人唏噓的是,曾承載著吉利沖擊高端市場的“雙子星”領克與極氪,在合并后并未緩解極氪高端化戰略的深層焦慮;上市不足一年的極氪從美股退市,完全并入吉利;而吉利轟轟烈烈的“多品牌”戰略,也在如今收縮為“一個吉利”。
一邊是財報數據的紅紅火火,一邊是高端品牌的舉步維艱,李書福在沖擊高端的路上,到底哪兒沒走對?
1.極氪從“資本寵兒”變“戰略棄子”?
極氪作為吉利布局高端化的關鍵一步,其發展歷程要追溯到2021年3月,彼時出身領克的它,剛剛分離出來獨立發展。
在成立之初,極氪憑借高端化、差異化定位迅速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
“我當時選擇極氪001,就是被它時尚的外觀和豐富的科技配置所吸引,在同價位車型中,極氪的產品力非常突出。”
“001的外型太獨特了,在當時的市面上很少見。車身線條流暢,零百加速3.8秒,無框車門和隱藏式門把手,科技感十足,開在路上回頭率超高。”
“我覺得極氪001的智能化水平在當時是遠超同級的,它的ZEEKR AD全場景高度智能駕駛系統,用的是7nm制程的Mobileye EyeQ5H雙芯片,配合鷹眼視覺融合感知系統,日常駕駛輕松又安全,像自適應巡航等功能,在高速上特別實用。”
圖/極氪001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由此,在當時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極氪以獨特的設計語言、先進的技術配置和豪華的駕乘體驗,精準切入30萬元級市場,成為市場上的一匹黑馬。
2024年5月,極氪長達三年的iPO部署落定,順利登陸美股市場,成為創立到上市速度最快的造車企業。
然而,這看似輝煌的上市背后,卻隱藏著巨大的隱患。為了順利上市,極氪在估值等方面做出了一定妥協,上市當日69億美元的總市值,相比完成A輪融資后其估值為130億美元的數字近乎腰斬,而這也為其日后的發展埋下了一顆雷。
2025年,極氪的銷量表現雖有小幅增長,但其1-4月累銷5.6萬輛的數據,距離年度銷量目標仍相差甚遠,僅完成了年目標的17.2%。
圖/極氪2025年1-4月銷售數據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5月4日,極氪的人事調整似乎也從側面印證了極氪如今的市場表現并未如表面那般理想。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領克銷售公司總經理林杰分管極氪品牌國內營銷服整體工作,直接管理品牌營銷中心、用戶增長中心、用戶交付中心。
5月7日,吉利發布公告,宣布將收購極氪已經發行的全部股份。倘若私有化建議落實并完成,極氪將成為吉利汽車全資附屬公司,實現私有化并于紐交所退市。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認為,極氪私有化的深層次原因或在于,獨立上市后極氪并沒有形成獨立發展的路徑,沒有達到當初分拆上市的預期。而在近段時間,中概股逐漸產生隱形壓力的背景下,繼續保留美國中概股身份不符合吉利和極氪的利益最大化。
2.吉利為何放棄“多孩”戰略?
極氪的私有化,似乎是吉利實施“一個吉利”戰略的第一步。
然而,回顧李書福的造車歷程,五年前他還堅定地秉持著“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多品牌戰略,如今卻為何突然轉變方向?
從銷量數據來看,近年來,雖然吉利憑借著覆蓋不同細分市場的廣泛品牌布局在新能源領域持續擴大市場份額,1-4月吉利新能源車累計銷量為46.5萬輛,國內新能源滲透率54%創歷史新高,但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行業快速發展的市場紅利。
圖/吉利4月銷量快報
來源/東方財富網 新能源觀截圖
而細分到品牌,不難發現,多孩戰略的背后并非全是利好。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其代價也逐漸顯現——品牌內耗、定位模糊、資源分散等問題,讓吉利的高端化之路陷入泥潭。
以極氪和領克為例,二者在吉利的品牌矩陣中,同樣是面對年輕消費群體,同樣主打科技與運動,且部分車型都是基于相同的SEA浩瀚架構打造。
技術路線上,早期的領克是由燃油轉向新能源的,旗下多為混動車性。但去年,面對純電市場利好增加,領克也開始推出純電車型,Z10、Z20等。而極氪早期則是純電品牌,今年開始布局混動,極氪9X預計將在今年三季度上市。
圖/極氪9X
來源/新能源觀拍攝
值得注意的是,極氪和領克不僅在目標客群、技術參數等方面存在著高度趨同,其在車標設計上也高度相似,僅有實心、空心之別。
毫無疑問,這種同質化競爭不僅會分散了企業的研發和營銷資源,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品牌競爭力,導致市場份額難以進一步擴大。同時,在營銷方面,由于各品牌各自為戰,缺乏統一的營銷策略,造成營銷資源浪費,從而品牌宣傳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大多數消費者認為,吉利旗下的新能源品牌雖然眾多,但定位卻十分混亂,車型與車型之間的辨識度越來越低,難以分清誰主打什么。
圖/領克Z10-領克Z20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以前覺得領克很運動,極氪很高端,但現在兩個品牌感覺差不多,都不知道該怎么選了。”
“我本來想買一輛吉利的新能源汽車,但看了一圈發現,極氪、領克、銀河等品牌的車型讓人眼花繚亂,不知道該選哪個,最后干脆放棄了購買計劃。”
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桂生悅表示,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日益復雜的經濟環境,吉利汽車只有改變過去品牌小而散、散而亂的形象,進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資源凝聚成一個拳頭,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勝利。
3.李書福的高端夢還有戲嗎?
正如上文桂生悅所言的那般,當前新能源賽道的廝殺已近乎白熱化。新勢力與傳統車企紛紛亮劍,以層出不窮的新產品、新技術搶占市場高地。
今年4月至今,問界M8、阿維塔06、深藍S09、理想L6智能煥新版、魏牌高山8等多款新能源車型的密集上新,對20萬元以上價格帶形成“飽和式攻擊”。
由此,吉利在高端化之路面臨的挑戰無疑是嚴峻的。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困局之下的吉利毫無轉機。
5月15日,吉利推出“一個吉利”戰略整合計劃,表明其已然意識到自身短板,并在積極調整戰略,試圖尋找破局之路。
圖/“一個吉利”戰略整合計劃說明會現場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按照吉利目前所披露的信息來看,“一個吉利”戰略將打破旗下品牌各自為戰的局面,整合研發、供應鏈等資源,增強整體競爭力。
有一點需要強調,這不是吉利首次提出“回歸一個吉利”,早在2014年吉利集團就曾因推出的英倫、帝豪、全球鷹三大品牌定位模糊難以搶占市場而提出實施“一個吉利”戰略。
第二年,吉利帝豪以超20萬輛的表現斬獲當年中國品牌轎車銷量排行榜第一。
所以,對于吉利的再一次整合戰略,市場層面的反饋還是積極的。
同時,縱觀吉利的產品矩陣,目前其旗下部分車型在一定程度上已然具備了高端化特性,展現出了不容小覷的市場競爭力,比如極氪009光輝憑借硬核實力,讓周鴻祎棄邁巴赫而選之;極氪9X以獨特的設計風格,被消費市場冠以“杭州灣庫里南”的稱號。
圖/極氪009光輝版
來源/新能源觀拍攝
另外,從諸多消費者的真實反饋來看,吉利未來高端化之路雖然需要修補,但也具有明確的輪廓。
“極氪009光輝版讓我對國產MPV有了新的認知,航空座椅的舒適度、5C超充的補能效率,完全不輸百萬級進口車,不過如果能在后排智能交互系統上再做些差異化升級,高端屬性會更突出。”
“極氪9X的機甲風設計讓人過目不忘,百萬級SUV才有的無門把手電動門設計,確實有‘小庫里南’的范兒,但對比蔚來ET9、尊界S800,吉利在高端車型的圈層營銷還不夠精準,希望以后能再精進些。”
圖/蔚來ET9-尊界S800
來源/互聯網 新能源觀截圖
除了潛在客群之外,極氪和領克車主對自家車輛及品牌的評價似乎也極具說服力。
“我的極氪001開了快一年了,無論是續航還是智能配置都讓我很滿意,覺得很貼合我們年輕群體,但要是知名度再高點就好了,這樣我開車出門,身邊的長輩就不會總問我這是什么車了。”
“感覺領克把潮流和科技平衡得很好,要是售后服務方面能再改進下,優化服務流程就好了,有時車輛保養等待時間實在太長。”
基于此,未來,吉利若能在品牌定位上進一步明晰區隔、優化營銷策略,同時加大三電系統、智能駕駛等核心技術的創新投入,精準突圍市場,李書福的高端夢仍有實現的可能。
但就目前行業競爭格局與吉利自身發展節奏而言,其“一個吉利”戰略能否真正助力品牌向上,仍需經歷時間考驗。
【頭圖由AI生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