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我州各地搶抓農時,積極投入到春耕工作中,奏響春耕“交響曲”,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的農耕畫卷。
5月21日,記者在龍井市智新鎮工農村的水稻田里看到,田間一片繁忙景象,滿載秧苗的插秧機在農戶熟練操作下高效工作,一盤盤秧苗被精準有序地插入田中,嫩綠的秧苗迅速為水田鋪上一層碧綠的“地毯”。據龍井市智新鎮工農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金吉松介紹:“工農村水稻一共是130公頃,今年5月15日開始插秧,現在達到三分之二,五月末之前我們插秧結束,今年的品種是小粒香、吉紅洞。”據延吉市農業機械管理總站站長莫峰介紹:“大豆機械播種已經進入高峰期,已播種1萬畝以上。預計全市旱田播種作業將于5月25日左右全部完成。”
琿春市馬川子鄉馬新村的水稻田里也是一派繁忙景象,村民們正搶抓農時,積極開展水稻插秧工作。農戶吳秀金正熟練操作著插秧機作業。隨著插秧機緩緩前行,原本空曠的水田披上了“綠裝”。琿春市馬川子鄉馬新村農戶吳秀金說:“我家今年種了得有200多畝水田地,得經常看天氣預報,晚上零上5度往下就會凍苗。”
馬川子鄉作為琿春市重要的水稻主產區,一直以來都將水稻種植作為農業發展的重點產業。今年,馬川子鄉預計種植水稻1730公頃,預計5月末全部結束。
在位于汪清縣百草溝鎮西城村的一處水稻田內,一輛輛嶄新的插秧機正來回穿梭,一行行秧苗被整齊地插入水田,得益于農耕機械的升級換代,農民的春耕效率得到顯著提。汪清縣百草溝鎮西城村農戶薛海生說:“今天剛開始插(秧),得插到六一前后結束。我去年新換的插秧機,比手扶的插的效率高很多,跟原來手扶的比能提前四五天結束。”
據介紹,百草溝鎮現有1300余戶種植戶。今年全鎮各類作物種植面積約7.2萬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約1.5萬畝,預計6月初基本完成插秧工作。汪清縣百草溝鎮農業畜牧工作站科員劉越一說:“提醒廣大農戶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護苗水,插秧后需立即上水,水深控制在苗高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處。2、施肥要點,返青后,也就是新根發出時使用以硫銨和尿素混配為佳。3、插秧后噴施毒死蜱、吡蟲啉等,水層管理需淺灌,以減少蟲卵的滋生。4、新葉展開或夜間吐水,新根發出即為返青,早返青可搶積溫增產。”
在延吉市,春耕生產已進入尾聲,農戶們正與時間賽跑,搶抓晴好天氣,進行大規模機械播種。家住在朝陽川鎮合成村的村民張順家有兩臺新型免耕播種機,今年,他承接了周邊村屯100余公頃的農機作業托管服務。延吉市朝陽川鎮合成村農戶張順說:“一天這個車能播種將近10坰地左右,采用的是免耕作業的,種子、化肥一體全部進去,這個機器播種的深度是在五公分左右,出苗快,密封性好,比往年傳統的播種效果還是好。”
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不斷發展,延吉市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免耕機播種不僅減少土壤侵蝕,還能提高保墑能力,促進作物穩產高產。目前,延吉市耕種機械保有量約400多臺(套),機械化作業水平已達98%以上。
近年來,我州積極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把良種、良田、良法、良機作為推進水稻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并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化優勢,及時開展春耕播種作業,為今年的糧食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礎。截至5月21號,全州旱田作物播種任務已完成90.81%,其中玉米完成96.61%、大豆完成81.65%,水稻插秧已完成16.95%。(記者:徐蕾 吳君華 金鑫 傘志華 金正勇 延吉臺 龍井臺 琿春臺 汪清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