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高達)大家平時關注過自己點的外賣有營業執照嗎?外賣商家明明沒有經營許可證,為什么能通過網絡平臺的審核開展線上宣傳推廣?原來是有人制作假證,妄圖“魚目混珠”。近期,蘇州市市場監管局公布了“守護消費”鐵拳行動的一批典型案例。太倉市市場監管局查處偽造食品經營許可證及小餐飲信息公示卡案入選。
前不久,太倉市市場監管局發現轄區內9家單位存在偽造食品經營許可證及小餐飲信息公示卡的違法行為。經過一系列的調查,原來是這些商戶暫未獲證但急于線上經營,聽信嫌疑人張某等人的方法,用偽造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及小餐飲信息公示卡獲得外賣經營資格。
張某等人共偽造2張食品經營許可證和7張小餐飲信息公示卡,向9家主體收取費用共計6900元。張某等人偽造食品經營許可證及小餐飲信息公示卡的行為涉嫌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的規定,市市場監管局依據《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太倉市公安局已對涉嫌制作假證的張某等5人立案調查。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9家涉案店鋪有6家成功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剩余3家已閉店。
據介紹,“幽靈外賣”指資質存問題、無堂食場地,靠造假線上運營,或已關門倒閉卻仍活躍于外賣平臺的商家。這類商家食品安全隱患極大,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太倉市市場監管局以“服務民生、護航消費”為目標,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危害性突出的問題,深入開展“守護消費”鐵拳行動。該案為太倉嚴厲打擊“幽靈外賣”行為的第一案,對督促網絡餐飲平臺、外賣商家合規經營形成了有力威懾。
圖源:太倉市市場監管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