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全系混動、50kw快充、AWD-i智能四驅、GR SPORT)
自1994年問世以來,豐田RAV4一直是豐田SUV車型的中堅力量,憑借可靠性和多功能性成為20萬級家用SUV的常青樹,但隨著自主品牌的崛起,日系SUV顯然力不從心。如今,第六代豐田RAV4帶來第二代插電混動技術、智能駕駛系統和三種不同的車身造型,面對中國品牌插混車型,老將的實力如何?能否在新能源時代保持競爭力,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
第二代插混技術
全新RAV4的核心亮點在于其第二代插電混動系統,搭載22.7度的大容量鋰電池,WLTP純電續航提升至100公里,這與一些自主品牌在同一水平線,而上一代插混的續航在70公里左右,并且沒有快充能力,如今新一代的插混支持50kW直流快充,30分鐘可從10%充電至80%,同時11kW交流充電時間縮短至3小時,彌補了充電速度慢和續航短的短板。
但相比一些價位接近的自主品牌,豐田的插混依舊像是上一代的產物,比如如今的唐DM-p,電池容量為45.8度,NEDC純電續航215公里,快充功率80kW,充電速度更快且續航更長。盡管RAV4的混動系統熱管理成熟,自動切換冷卻回路保障低溫性能,但國產車型在電池容量和充電技術上已占據優勢,同時SE和GR Sport車型的充電端口不同,因此不支持快速充電,充電比較費時間。
全新電池組與升級版前置電機相結合,前電機功率提升16kw,現可輸出150kw動力,綜合功率有所提升,達到304馬力,AWD-i智能四驅系統可以實時分配扭矩,防止打滑,零百加速5.8秒,告別“肉車”標簽。
除了性能和充電技術的進步外,新一代插電混動系統還降低了重心,電池組位于地板下方,將直流轉換器的尺寸縮小,集成到變速箱內的動力控制單元 (PCU) 中,提高車身剛度,增加駕駛樂趣。除了四驅版本,還有入門的前驅插混版,功率為266馬力。
2026款豐田RAV4的實用性
第一駕駛
新一代車型取消了純燃油版,除了插混車型的變化,普通混動版同樣有所改進,重新設計變速箱、動力控制單元、電池和其他部件,前驅版功率提升至183馬力,四驅版達191馬力,電機響應更直接,低速頓挫感減少,百公里綜合油耗更低,但從前驅和四驅不到10馬力的功率差異來看,后驅電機功率小,和傳統的機械四驅無法比擬,豐田的電四驅可以增加濕滑路面的穩定性,并不適合去越野。
新增的GR SPORT版本則專注運動化調校,比如加寬20mm輪距、強化后懸支架的剛度,更換專屬的高性能減震器和20英寸輕量化輪轂,配合低重心電池布局,讓豐田的家用車也有一定的駕駛樂趣,更適合年輕用戶。
第二乘坐
第六代RAV4軸距維持在2690mm,車身長度小幅增加到4.6米,后排腿部空間與現款持平。后備箱容積未公布,參考現款的580L,仍屬同級主流水平。內飾升級集中在科技配置,比如搭載了12.3英寸全液晶儀表+12.9英寸中控屏,支持語音控制、無線CarPlay和OTA升級,界面設計更簡潔。不過,自主品牌如今擁有更高算力的座艙芯片和更大的屏幕,RAV4的屏幕邊框較厚、語音助手反應延遲等問題,相比上一代并沒有明顯的改變。
第三智駕
豐田首次在RAV4上搭載新一代T-Mate智駕系統,核心功能更注重安全輔助,比如前向交叉交通預警,可以識別路口橫向來車并提前警示;二次碰撞制動可以在事故后自動減速避免二次傷害;自動變道輔助在打轉向燈后系統自主完成變道;停車方面如今也有了遠程泊車,可以通過手機APP控制車輛進出車位。
依托Arene軟件平臺,這些功能可通過OTA持續升級。但對比華為ADS 3(參數丨圖片).0等自主品牌的智駕系統,RAV4的智駕仍以高速巡航和基礎泊車為主,缺乏高階功能。
選車偵探觀點:第六代RAV4全面混動化,不再提供燃油版本,油電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都有所改進,主打的插混實用性更高,有了快充能力,增加了純電續航的里程,對于喜歡駕駛的消費者,豐田還推出了三種不同的設計,包括GR Sport版本,底盤重新調校。但另一方面,RAV4的短板同樣明顯,純電續航不及國產競品、智駕功能不足、內飾科技感落后一代。大家覺得新一代RAV4怎么樣?歡迎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