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武漢女教師在醫院生下一個小男孩。誰知,丈夫突然在她耳邊說:“老婆,把氧氣管拔掉吧,我們還能再生一個健康的寶寶”。女教師臉色大變,怒斥道:“我真后悔嫁給你!”
“你要是堅持要這個孩子,那我不會幫忙。”丈夫說完,憤然離去。
鄒翃燕腦海中不斷回想著丈夫的話以及他那滿目猙獰的臉龐,眼淚也不自覺的流了下來。
接下來,她做了一個令人震驚但又無比偉大的決定,那便是將孩子留下。
“這孩子很難救活”,連醫生都這么說,但她還是抬頭說:“如果只是可能性低,那任何人都不能現在給我兒子判死刑。”
鄒翃燕是鐵了心要這個孩子,因為這一個決定,這個世上多了一個關于“母愛”的奇跡。
丈夫從那次吵完架之后就沒有再來過,但是鄒翃燕還是時刻關注兒子的動態,堅持帶兒子做檢查。
幾天后孩子的一聲啼哭,將她心有的陰霾全部驅散,她哭著喊醫生:“醫生,快來呀,我兒子活過來了。”
她的兒子剛出生就顱內出血,對一個新生兒來說,這樣的情況幾乎是致命的,就連醫生都束手無策。
但現在孩子哭了,說明暫時度過了危險期,只是,接下來的路才是最難走的,因為孩子很可能會失去行動能力和思考能力。
這樣的話孩子活著能幸福嗎,對孩子來說不會是一種痛苦和折磨嗎?
那幾天,她聽到了很多這樣的質疑,可她卻倔強的說:“誰說我的兒子會一定這樣生活下去,醫生都說了,我孩子有康復的可能,即使是百分之一,那我也要努力做到。”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這應該也是專屬于“母親”的一種特殊能力吧,那么他們之間演繹了怎樣的母愛傳奇呢?
兒子幾個月大的時候,她帶兒子做了檢查,智力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兒子的行動能力還是很有限。
等孩子到了一兩歲的時候,雙腿還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撐他走路,手指的抓握能力也比一般孩子弱很多。
醫生跟她說三到六歲這三年是最關鍵的,決定了孩子的一生,于是她這三年雷打不動的帶孩子去醫院做按摩。
兩天一次,她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原因斷過,有次,她下班晚了,那天天氣也不好,外面一直在下雨,她因為著急跌進了水坑里。
那時候她雙手死死護著孩子,孩子沒有事,但她渾身臟污的朝著醫院跑去。
這時候,醫生看到的不是一個狼狽的女人,而是一個偉大的母親,雖然醫生會勸她太晚或天氣惡劣可以停一停,但她滿心都是“三年黃金時間”,說什么都不肯。
除了這些艱辛,還有按摩費用,一次就要五塊,在那個時候,這已經不是小錢了。
但她寧愿自己辛苦,也不會短了孩子,各種有助于康復的玩具,她也盡可能的都搬回家。
等孩子學會走路,開始上學,她也經常鼓勵兒子要自立、要堅強、要勇敢。
于是,兒子為了讓她不那么辛苦,一次又一次的檢查作業,她只需要簽字就好。
她從來沒有希望兒子的學習成績有多優異,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強調:“寶貝,你一定要開心,要獨立,要堅強。”
孩子十歲那年,丈夫看不下去了,他不理解妻子為什么不愿放棄這樣一個“不健全”的孩子,于是,選擇離婚,自己開始新生活。
鄒翃燕坦然接受,因為多年來,兒子是她唯一的支柱,她寧愿一天連軸轉,跑三個地方打工,都不想讓孩子在父親的臉色下生活。
母子倆一路走來諸多不易,兒子也沒有松懈過,重點中學,北大甚至哈佛都成為他生命中的印跡,他的成長是一個奇跡,而鄒翃燕的堅持更是奇跡。
沒有人會不為這樣偉大的愛所感動,相信兒子會在媽媽的鼓勵下,一直勇敢無畏的前行,直到站在很多人都不曾到達過的頂峰。
信源:澎湃新聞:單親媽媽用29年,把腦癱兒子送進哈佛大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