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兩河一帶”濱水經濟區、推進壩河旅游通航、推動永定河引水渠望塔宜居水岸公共空間改造、實施三大建筑濱河空間提升工程……5月2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2025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近日印發,為北京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制定“2025任務書”。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大運河北京段以白浮泉、玉泉山諸泉為水源最終流入北運河,涉及昌平、海淀、西城、東城、朝陽、順義、通州7個區。經過多年持續發力,大運河以線串珠、以珠帶面的發展格局基本建立,沿線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協調推進局面基本形成。2025年的《工作要點》從保護利用文化遺產、優化運河生態環境、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完善公共服務配套、拓展文化交流合作等五方面做了32條具體任務安排。
在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賡續運河歷史文脈方面。本市將重點圍繞運河遺產保護利用和文化內涵活化傳承,主要包括建成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推進頤和園西宮門騰退保護、開展大運河通州段古河道二期考古調查、做好大運河古籍文化研究等。
在推進河道空間綜合治理,優化運河生態環境。重點圍繞河道防洪能力提升與濱水空間生態治理,主要包括實施溫潮減河工程建設、推進壩河口蓄滯洪區建設、改造提升慶豐公園等。
推動沿線文旅融合發展,煥發運河時代風貌。重點圍繞挖掘文旅休閑資源與激發運河沿線融合發展活力,主要包括打造“兩河一帶”濱水經濟區、推進壩河旅游通航、深化大運河5A級國家文化旅游景區建設等。
完善公共空間配套設施,提升運河民生福祉。重點圍繞運河沿線空間品質改善與區域文化功能提升,主要包括推動永定河引水渠望塔宜居水岸公共空間改造、實施三大建筑濱河空間提升工程、加快特色小鎮發展等。
豐富特色主題文化活動,拓展運河交流合作。重點圍繞多維度促進運河文化交流傳播與持續釋放協同發展活力,主要包括京杭對話高質量啟幕、舉辦大運河主題系列活動、特色化運營北京城市圖書館、打造大運河藝術活動品牌、組織開展大運河文博活動、高水平舉辦運河體育賽事等。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武文娟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