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78歲的許奶奶
突發嚴重胸悶氣促
隨即暈厥失去意識
家屬緊急將其送往當地醫院
情況十分危急
突發胸悶暈厥
老人遭遇兇險肺栓塞
醫生檢查發現,許奶奶肺動脈存在大面積栓塞,確診為高危肺動脈栓塞。
雖經溶栓治療恢復意識,但仍持續呼吸困難、無法活動。由于病情危重,當地醫院迅速聯系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簡稱"廈心")血管外科團隊啟動轉診。
“肺動脈栓塞是一種容易漏診、誤診、致死率高的疾病,堪稱‘沉默殺手’,若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急性右心衰,甚至猝死,死亡率可達10%。”廈心血管外科主任莊暉指出,肺動脈栓塞的血栓主要來源于下肢深靜脈(占比 70%-90%),急性發作死亡率極高。
血栓一旦形成很可能脫落“亂跑”,隨著血液到達肺動脈時,易堵住血管形成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難。
廈心團隊接診后,結合影像檢查結果,判斷許奶奶肺動脈血栓呈現陳舊性特征,單純藥物溶栓難以起效。許奶奶左肺動脈主干已完全栓塞,且伴有右側胸腔積液,隨時可能發生循環衰竭。
情況緊急,必須及時為許奶奶疏通堵塞的血管,綜合評估后,團隊決定在ECMO(體外膜肺氧合)支持下,為許奶奶實施急診肺動脈取栓術。
救命神器助力
多學科狙擊陳舊血栓
ECMO作為體外生命支持系統,亦稱人工心肺,能暫時代替患者心肺功能,為高危手術保駕護航,被譽為“終極救命神器”。
術中,廈心多學科團隊率先建立ECMO循環,待許奶奶生命體征穩定后,莊暉操作新型大口徑抽吸導管精準定位栓塞部位,逐步抽吸出大量陳舊血栓。
術后造影顯示,患者肺動脈主干及分支血流恢復通暢,手術團隊隨即安全撤除ECMO系統。
“ECMO就像給危重患者系上‘生命保險繩’,不僅維持了重要臟器供氧,更避免了術中心臟驟停的風險。”莊暉強調。
術后,許奶奶生命體征平穩,次日即轉入普通病房,她拉著醫護人員的手連連感謝:“呼吸終于順暢了!”
莊暉提醒,肺栓塞急性期的常見表現是突發呼吸困難、活動后氣促,還可能出現胸痛、咯血等癥狀。
術后患者、長期臥床者等
屬于肺動脈栓塞的高風險人群
若出現突發呼吸困難、
胸痛或暈厥
須立即就醫
日常可通過規律活動下肢、
科學使用抗凝藥物等方式
預防靜脈血栓形成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廖小勇
通訊員:高樹灼 劉云芳
編輯:林淑婷
審核:黃美輝、劉碧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