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龔豐碩
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回民第一小學的少先隊員們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愛的馬拉松”實踐活動。5月21日上午,隊員們在輔導員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了聞名遐邇的隴海大院,開啟了一場以“愛”為主題的實踐之旅。
活動伊始,隴海大院社區黨委書記孫強熱情接待了師生們。他自豪地介紹:“隴海大院不僅是河南的大院,更是中國的大院,這里承載著無數感人至深的愛心故事。”通過觀看專題視頻,隊員們了解到這個社區自1976年起就開始了“愛心長跑”,鄰里間互幫互助的故事代代相傳。特別是對高新海老人長達數十年的照顧,更成為社區愛心傳承的典范。
隊員們懷著好奇與敬意,走進盲文圖書館,他們小心翼翼地用手指觸摸著凹凸的文字,臉上寫滿了新奇與感動,親身感受盲文的獨特魅力,體會特殊群體學習的不易。
隨后,隊員們來到高新海老人家中。只見高爺爺精神矍鑠,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正是被悉心照料的最好證明。高爺爺滿懷感激地說:“多虧了鄰居們的幫助,我才能生活得這么幸福!”這番話讓孩子們深刻體會到鄰里互助的溫暖力量。
在社區走訪中,隊員們還采訪了幾位納涼的老人。80歲的王奶奶說:“在我們大院,誰家有困難大家都會幫忙,這里就像一個大家庭。”這番話讓孩子們深刻體會到鄰里互助的溫暖力量。
最后,隊員們來到鄭州市盲聾啞學校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交流活動。在手工制作環節,兩校學生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作品。通過“手把手”的教學互動,隊員們不僅學會了“六一節日快樂”等簡單手語表達,更在交流中深刻體會到特殊群體學習的不易。在參觀3D打印室和創客中心時,隊員們被先進的設備和創新成果所震撼,特別是看到盲聾學生運用科技手段創作的作品后,更認識到科技賦能教育的重要意義。這次交流不僅增進了兩校學生之間的友誼,更讓隊員們認識到每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種表達都值得被傾聽,為促進社會融合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愛的馬拉松”不僅是一次實踐活動,更是一堂生動的德育課。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隊員們定會將這份愛傳遞下去,用實際行動書寫更多溫暖人心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