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市場日益繁榮的同時,各類消費陷阱也層出不窮。消費者一不小心就可能掉進消費的陷阱,導致經濟損失。為幫助大家擦亮眼睛,避免上當受騙。5月20日,山東省煙臺市消費者協會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常見的消費陷阱。
一是虛假促銷。商家通過虛高原價、虛假折扣、限時搶購等手段,制造商品很搶手的假象,誘導消費者沖動消費。某電商平臺上一件衣服標價1000元,打5折后500元,但實際上這件衣服平時的售價也只有500元。煙臺市消協提醒,消費者購物要貨比三家,不要被商家的促銷手段迷惑,理性消費。
二是假冒偽劣。商家售賣假冒品牌、以次充好、虛假宣傳的商品,欺騙消費者。某網店售賣某品牌運動鞋,價格遠低于市場價,但實際上是高仿假貨。煙臺市消協提醒,選擇正規渠道購買商品,仔細查看商品標識、認證等信息,保留好購物憑證。
三是預付卡陷阱。商家通過高額折扣、贈送禮品等手段,誘導消費者辦理預付卡,但后期服務質量下降、商家跑路等問題頻發。某健身房推出“辦年卡送半年”活動,吸引大量消費者辦理,但不久后健身房關門跑路。煙臺市消協提醒,謹慎辦理預付卡,簽訂書面合同,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家,不要一次性充值過多金額。
四是捆綁銷售。商家將熱門商品與滯銷商品捆綁銷售,強制消費者購買不需要的商品。某手機店售賣新款手機,但要求消費者必須同時購買指定的手機殼和耳機。煙臺市消協提醒,仔細閱讀商品說明,拒絕強制捆綁銷售,維護自身權益。
五是虛假宣傳。商家通過夸大商品功效、虛假用戶評價等手段,誤導消費者購買商品。某護膚品廣告宣稱“使用7天即可年輕10歲”,但實際上效果并不明顯。煙臺市消協提醒,不要輕信廣告宣傳,理性看待商品功效,多方了解商品信息。
六是個人信息泄露。商家通過填寫問卷、注冊會員等方式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并將其用于商業推廣或其他非法用途。某地舉辦抽獎活動,要求參與者填寫個人信息,但事后卻收到大量垃圾短信和騷擾電話。煙臺市消協提醒,謹慎填寫個人信息,避免在不明網站或APP上注冊賬號。
〖免責申明〗本文僅代表本賬號個人觀點,其圖片及內容版權僅歸原所有者所有。如對該內容主張權益請來函或郵件告之,本賬號將迅速采取措施,否則與之相關的糾紛本賬號不承擔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