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又一次調整了自己電動化轉型策略,未來5年,本田的業務重心不在新能源車上。
日前,本田日本社長三部敏弘對外宣布,由于全球市場對電動車的需求放緩,本田將削減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投資,轉而投入更受市場歡迎的混合動力車型(HEV)。
根據企業最新規劃,到2030財年,本田汽車將把電氣化和軟件的計劃投資削減30%至7萬億日元(約合484億美元);同時,放棄了到2030財年電動汽車銷量占其汽車總銷量30%的目標。三部敏宏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市場確實難以預測,但目前我們預計,屆時在本田汽車總銷量中,電動汽車的占比約為20%?!?/p>
接下來,在汽車業務上,本田將重點布局HEV市場,計劃自2027年起的4年內在全球推出13款新一代混合動力車型。到2030財年,本田要實現超360萬臺的全球銷量目標,其中HEV將占220萬臺。
這已經不是本田第一次調整自己的轉型節奏了,雖然其也曾因為中國、美國和歐盟的政策與市場風向,表達過轉型決心,也適當提過速,但總體來說,本田在發展EV上仍屬保守派。
本田將2021~2025財年的主線任務,定為“夯實傳統燃油車產品事業體質,投放純電動車業務資源”,2026~2030財年,才是傳統燃油車向純電動車正式轉型階段。但目前看來,本田的步伐還會放慢。
事實上,不只本田汽車,近來多家國際汽車制造商都在電動化轉型上“開了倒車”。其中包括陷入困境的日產汽車,它放棄了剛剛確立不久的日本九州電池工廠建設項目;捷豹路虎也擱置了在印度南部新工廠生產電動汽車的計劃。
目前,受貿易戰爭和國際局勢的影響,歐盟放寬了碳排放規定和電動汽車銷量目標的時間表。美國總統特朗普干脆撤銷了拜登政府頒布的2030年禁燃令。這對于在智能電動車市場表現拉胯的傳統汽車制造商來說,是個好消息。
雖然中國的新能源滲透率仍在快速提升,但市場太卷,做電動車普遍沒有利潤,甚至還要賠錢,本田自然更愿意回歸自己擅長的HEV領域,誰不希望躺著賺錢?
同時,本田還將進一步夯實自己在兩輪車市場的全球領導者地位。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本田兩輪車銷量達到2,057萬輛,占全球市場總額的40%,并在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創下歷史新高。今年本田計劃推出多款電動摩托車。
據筆者了解,本田在國內的兩輪出口業務,這兩年悶聲賺大錢,日子過得相當不錯,說是本田的“利潤奶?!倍疾粸檫^。
未來,中國品牌登頂全球汽車市場的“終極對手”,不是歐美車企,而是日系品牌,再具體一點,就是豐田本田,因為它們在東南亞、中東、拉美等新興汽車市場占統治地位。而我們和“兩畝田”在未來汽車的發展路徑上,顯然是有分歧的。
本田此次策略調整,態度很明確,“不卷了”,專注做自己擅長的事,在保證利潤的前提下,穩步推進智電轉型。相當于“以逸待勞”,節奏拖得越慢,對它們越有利。
對于中國新能源車企來說,全球化的挑戰無疑在升級。但我們別無選擇,必須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盡快卷到全球去。市場的動蕩期,正是中國汽車出海的關鍵期,我們呼吁中國企業少一些行業內斗,齊心協力走出一條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滴汽車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