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息又降了,一年期銀行掛牌利率只有0.95%,直接破了1%,三年期只有1.25%。
貸款利率也降了 , 1年期LPR、5年期LPR均下調了10個基點,就是說房貸利率下調10個基點。
也就是說,銀行的負債端,三年期、五年期的居民存款利率下調25個基點;而銀行的資產端,房貸利率普遍下調10個基點。
雖然存貸款都降,但是存款下降得比貸款猛得多,言外之意是,逼著你往外花錢,不然在銀行存1w,一年下來利息只有95塊。
去消費,去炒股,去買房,反正不把你的錢逼出來不罷休,到某個時刻利率跌成0也不是不可能。
這個吃相著實有點難看。
不過也沒辦法,因為銀行的利差幾乎到了極限了,一些中小銀行的利差減去壞賬率已經是負了,所以現在必須保銀行。
但是在保銀行的同時,又要放水讓市場活躍起來,那么只能犧牲老百姓的存款利率了。
那么市場真的活躍起來了嗎?
跟大家說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從1月份至今,央行居然所表了1.1萬億。
我們以為現在中國一直在放水嘛,所以錢會變得不值錢,但實際上央行卻在收水,跟我們的直覺背道而馳。
有兩個原因,第一,大家對放水的理解一直是有偏差的。
很多人理解的放水,是央行開動實體印鈔機,然后把錢印出來在市場上流動,最終形成通貨膨脹。實際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
中國所有的放水都是被動的,簡單的說就是必須有人或者企業問銀行貸款。
而貸的那筆錢,它是我們所謂的放水。
比方說你要買房,一套房子300萬,你首付100萬,向銀行貸款200萬,這貸出來的200萬就是放水,你的上家拿到這300萬,他又去買了一套1,000萬的房子。問銀行貸款700萬,這個700萬也是放水。
換一句話說,如果沒有你首付100萬,你的上家也不可能貸款買房。
所以相當于用100萬撬動了900萬的杠桿。
而這900萬,終究會跑到市場流通,于是通貨膨脹就起來了。
大家可以把中國的放水簡單粗暴地理解為用信用卡消費,用明天的錢來滿足今天的需求。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對于貸款這件事已經非常抵觸了,大家盡可能在去杠桿。
去杠桿的意思就是盡可能不要貸款嘛,把錢還掉以后,保持躺平狀態。
央行這張信用卡盡管給了降息降準增加額度各種優惠措施,但是架不住用戶不消費,信用卡有再高的額度,用戶不用,那這個水就放不出去,它只能一點點收縮,于是央行只能被動縮表。
還有一個原因嘛,就是之前放的水太多了,未來被透支的太嚴重,所以減少開支,盡可能去還債。
因為減少了消費,所以經濟也開始下滑產生了,經濟下滑,企業沒有效益,那么就要裁員降薪,再進一步降低人們的消費欲望,于是就淪落到現在我們看到的情況。
實際上上面是非常想放波大水把通脹沖起來,但是水不好放,除政府,企業和老百姓借錢的積極性非常不高,所以 cpi,ppi持續下降,最終就陷入了逆通脹的泥潭里。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這樣反復降準降息到底還有沒有意義?
降準降息說穿了就是給的優惠條件,人們并不會因為條件優惠了就去買對自己毫無用處的東西。
就好像1000塊錢蘭博基尼滿減券,給我100張我都不會去用,因為我不可能買蘭博基尼。
硬要買車,我覺得買個五菱宏光都比蘭博基尼有用。
但是兩者相比之下,顯然五菱宏光拉動的消費要比蘭博基尼差幾個數量級。
現在國內就面臨這樣的問題,不去研究老百姓和企業的真正需求是什么,也不考慮他們最大的困難是什么,反而在工具和優惠條件上大做文章。
——當然,也有可能一直知道,但由于各種原因改變得很慢……
問題在于,經濟規律并不會因為你改得慢就停下腳步等你,代價就是被動縮表,cpi和ppi雙降。
我想在改變真正需求之前,這樣的狀態會一直持續下去,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終究要分出一個勝負。
如今特朗普作妖,世界經濟巨變,如何把握和看清未來發展和走勢,在不確定中抓住確定的投資機會,來七叔的俱樂部可能是最好的選擇,沒有之一。
加入七叔的俱樂部你可以獲得:
每周不少于3條精華機構內部動態分享;
每月一次關于投資的深度復盤;
每個季度一場干貨直播;
七叔的操作邏輯和策略
還在猶豫啥,趕緊加入吧!
我是七叔,一個虧了錢,又爬起來的男人
這個人,有點風趣,也有點騷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