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記者 劉曉林 共享出行領域又一家頭部企業完成新的戰略布局。5月第二周,上汽集團旗下移動出行品牌享道出行宣布一系列戰略動作,包括完成超13億元C輪融資、與Momenta達成戰略合作、推動國內首個主駕無人L4級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車隊落地上海。5月18日,享道出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表示,享道Robotaxi業務已低調運營三年多,在此基礎上,與Momenta組建的Robotaxi車隊在技術和運營上將呈現新的模式。同時,享道出行沖擊港股的IPO進程也將加快。
享道出行由上汽集團投資并控股,2018年12月在整車企業進軍網約車業務的熱潮中成立并上線,,目前已在全國80多座城市落地運營,覆蓋最密集的地區是上海和長三角。C輪融資完成后,享道出行進一步明晰了旗下三大業務主線:個人出行、企業出行和未來出行。其中,聚焦個人出行的網約車是主營業務,在上海的市占率僅次于滴滴;針對企業大客戶的企業出行業務是主要利潤來源;Robotaxi則是具備戰略意義的未來出行布局,兼顧了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測試、運營的重任。
通過完成新融資、Robotaxi規模化運營、加快IPO,此前一直低調運營的享道出行正在高調介入共享出行領域新一輪的搶位賽中。同樣的思路下,網約車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的曹操出行在今年3月上線了“曹操智行自動駕駛平臺”,并在近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在嘀嗒出行和如祺出行上市后,共享出行的競爭開始進入新階段,市場格局也即將隨之發生改變。
13億融資和Robotaxi車隊
享道出行此次總計13億元的C輪融資,成為共享出行領域近三年來最大的一筆融資。不過,享道并未公布具體融資方,只透露引入了新的產業資本和地方政府資源。經濟觀察報記者獲悉,有多家機構參與了此次融資,主要為產業基金以及長三角地區和上海市的政府投資平臺,與B輪融資一樣,上汽集團在這輪融資中進行了跟投。
資本、技術、場景、生態,這已是國內共享出行平臺的共同商業模式。在風投退去后,地方政府、產業基金、整車企業正在成為共享出行領域的主要投資者??陀^而言,這一投資結構既能通過車企定制車輛來降低成本,同時也通過Robotaxi的測試運營與各城市智慧交通的規劃和生態布局形成鏈接。
與融資相比,更引發關注的是此次融資將推動一系列連鎖反應出現。享道出行方面表示,C輪融資將正式開啟享道“區域協同發展”的新模式,為智慧交通落地、Robotaxi規模化運營鋪就快車道。在此前兩輪融資中,享道已經分別解決了數據賦能、技術攻堅的需求,其中2020年A輪融資引進阿里巴巴和寧德時代;2022年B輪融資中,自動駕駛頭部科技公司Momenta和高德以技術賦能享道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商業化運營。
產業資本和政府資源的注入,為享道出行的下一步打開了想象空間。C輪融資完成后的第三天,享道出行宣布與股東Momenta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啟動規?;腞obotaxi運營。雙方將共同打造基于前裝量產的Robotaxi車隊,并率先于上海啟動運營。該Robotaxi車隊將由Momenta提供可規?;闹黢{無人的自動駕駛技術,享道出行提供Robotaxi運營平臺支持。按照計劃,享道Robotaxi車隊規模將在2026年年內達到200輛。
Robotaxi并非享道的全新業務,早在2021年,享道出行便與Momenta合作,啟動了L4 級自動駕駛運營平臺——享道Robotaxi運營,這也是國內首個有車企背景的Robotaxi運營平臺。不過,上述享道出行負責人表示,與此前的合作相比,新的合作將更為深入,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
據介紹,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后,將圍繞L4 Robotaxi的可規?;\營展開深入合作,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落地邁出關鍵一步。其中,Momenta將為本次合作提供其行業首個基于前裝量產的Robotaxi方案,復用現有上汽智己LS6的硬件,量產硬件穩定性更強。此外,Momenta依托飛輪大模型,可實現全球多城市快速適配,突破ODD(運行設計域)限制,讓Robotaxi的商業化落地全球多個區域成為可能。
“前裝量產”和“主駕無人”是享道出行無人駕駛車隊的主打標簽。享道出行方面表示,本次合作落地車型為上汽智己LS6,是基于量產民用車開展的定制運營。享道Robotaxi直接復用了市售的智己LS6出廠自帶的車規級傳感器,包括雷達、攝像頭等,在量產硬件的適配性和穩定性上,高于“后裝定制車”,且大大降低采購和改造成本。智己LS6是上汽旗下自主品牌電動車,2024年10月上市,售價21.49萬元起,官方給出的CLTC續航里程在600公里以上。
據悉,國內現有的Robotaxi平臺所用車型多為“定制版本”,是平臺方和車企合作定制的專用車型,雖然也是“前裝量產”概念,但僅代表車輛所需的硬件設施均在產線上完成配置安裝。其他車企出行平臺的Robotaxi車型也多是基于量產車進行的改造車型。從成本上來說,這類車型比“后裝定制車”成本稍低,但享道出行方面認為,從大規模運營的需求上看,完全復用量產車更具成本及穩定性優勢。
目前國內運營的Robotaxi業務中,主駕駛位上都還保留著“安全員“的設置,負責監控車輛運行和在特殊情況下及時接管車輛,保障乘客的安全。享道出行的“主駕無人”方案可以省掉Robotaxi運營中的人力成本,這也是運營環節中的主要成本。顯然,實現“主駕無人”從技術和安全性上更具挑戰性,這也是享道與Momenta展開全面深度合作的原因。
重倉Robotaxi賽道的雙重訴求
經濟觀察報記者了解到,享道出行之所以要在“智慧出行”賽道上搶先成為首個大規模推出“主駕無人”車隊的Robotaxi運營平臺,其背后有著雙重訴求。首先,作為上汽集團智能出行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享道出行承擔著上汽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產品迭代的重任。目前,整車企業L3級自動駕駛發展已經開始,技術迭代不斷加速,上汽集團有借享道出行驗證前瞻智能技術的緊迫性。另一方面,享道Robotaxi所積累海量動態數據以及運營能力和管理經驗,也為享道Robotaxi大規模化運營提供了可行性基礎。
據悉,享道Robotaxi于2021年12月在上海嘉定、蘇州相城先后落地C端服務,開啟示范運營,隨后獲得多項示范運營牌照和準入試點資格,其目標是在三年內完成上海市全域(政府允許的智能網聯開放道路)的通行。值得注意的是,借助手中的示范運營證,享道Robotaxi平臺的協同運營業務不斷擴容,不僅整合了上汽人工智能實驗室、Momenta、智己汽車、飛凡汽車等上汽自有資源,同時還接入第三方平臺,包括總部位于深圳的安途AutoX以及日產“e23出行”。
開放性平臺提供了海量數據。官方信息顯示,享道Robotaxi已完成33萬余次訂單,開放點位數超48000個,累計行駛超250萬公里。在“全區域可通行+可規模化”的基礎上,展開大規模Robotaxi運營已勢在必行。
第二項訴求更為緊迫,即盡快實現IPO。2024年以來,國內各大網約車平臺相繼啟動IPO計劃,其中嘀嗒出行和如祺出行已成功上市,但二者在港股上市首日開盤即破發,資本市場對于共享出行平臺的可持續盈利模式仍存觀望姿態。
從盈利狀況來看,嘀嗒已經連續盈利6年,如祺出行則仍在虧損狀態,2024年年內虧損5.64億。急于上市的曹操出行盈利狀況更不樂觀,過去四年虧損已經達到80億元。過于依賴網約車業務、缺乏戰略增長點,是共享出行平臺的通病。
享道出行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網約車業務的毛利潤轉正。按照去年8月宣布的計劃,享道出行原計劃去年下半年完成C輪融資,并在2025年完成全平臺實現盈利、沖刺IPO的目標。目前看來,享道出行的整個計劃有所延后,但無論融資還是組建Robotaxi車隊,都將客觀上對享道的IPO進程起到推動作用。享道出行內部人士表示,目前仍無法給出準確的上市時間表。
為了提升商業模式的戰略價值,享道出行開始弱化共享出行平臺的定位,更強調“一站式智慧出行綜合體”的定位,以及在“車企資源、技術底座和場景生態一體化”模式上的行業領先地位,以此獲取資本市場的青睞。
從總交易額來看,享道出行排名國內出行平臺第五名,前四名分別是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首約汽車,其中曹操出行和T3出行也由整車企業投資。曹操出行是吉利孵化的網約車平臺,T3出行則由一汽、東風、長安、騰訊、阿里等五大巨頭發起設立。目前,T3出行和曹操出行都啟動了Robotaxi業務,且都集中在蘇州、杭州和南京等長三角城市。
Robotaxi業務作為未來出行的潛力市場,正在成為出行平臺重要的競爭籌碼,其背后是資本、技術、運營等整個產業生態組建能力的深度競爭,并將在今年上演最激烈的交鋒。
(作者 劉曉林)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劉曉林
汽車與出行新聞中心首席記者 關注汽車產業發展趨勢、行業性事件、企業動態;全程記錄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端、升溫、爆發,以及每一次新技術浪潮;對自動駕駛、造車新勢力、汽車行業投資、上市公司資本運作以及汽車產業政策變動進行持續性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