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巴基斯坦是中式高端武器的唯一海外客戶,4架ZDK-03是中國預警機首次外銷,4艘F-22P和4艘054AP分別是中國不同時代高端護衛艦的首次外銷,8艘S-26P漢果級潛艇是中國高端潛艇首次外銷,梟龍是中外首次合作研發飛機,殲-10CE是中國制造的高端戰斗機首次外銷、HQ-9B、LY-80……
中巴之間開創了太多太多的第一次,甭管中國軍迷還是巴基斯坦都認同,巴基斯坦遲早會購買殲-35戰斗機,區別僅僅是什么時候購買與購買數量而已。只不過印巴空戰之后,各種關于殲-35的消息實在是越來越離譜,在印媒《News18》口中,殲-35戰斗機的交付時間已經被提前到25年8月了,并且首批交付數量就高達30架,這合理么?
巴基斯坦對殲-35戰斗的態度非常積極,近兩年不斷有新聞稱,巴基斯坦計劃購買40架殲-35,后續還將購買殲-20;在印巴沖突之前巴基斯坦媒體就傳出了巴基斯坦希望中國盡快交付殲-35戰斗的消息。
現階段環球時報的記者表示,巴方副總理兼外長伊沙克·達爾將于訪華之時也,希望能盡快從中國獲得殲-35A隱身戰斗機。《defence security asia》等外媒報道稱,巴基斯坦訂購的殲-35戰斗機的交付時間被提前了6個月,最早在2026年1月之時,殲-35就會出現在巴基斯坦。
印媒《News18》援引原因所謂消息人士的表態,將巴購殲-35戰斗機的交付時間進一步提前至2025年8月,且首批交付的殲-35戰斗機就有30架之多。很顯然甭管是2025年8月的交付時間,還是首批30架的交付數量,都算得上相當離譜。
問題是沒有人會否認殲-35會出現在巴基斯坦,但交付時間和交付速度是另一回事。殲35是最好的中型隱身戰斗機,并且可能是隱身性最強的第5代戰斗機,具備改變南亞建立均衡的能力。交付的太積極真的不合適。
對于大國而言,中型隱身戰斗機有點雞肋,但對印巴而言,中型隱身機其實正好。
重型隱身戰斗機無一例外的采用了雙大推、雙主彈艙、雙側彈艙的設計,中型隱身戰斗機則因體型偏小,做出了不同的取舍。中型隱身戰斗機要么彈艙小、要么隱身差、要么沒有側彈艙機動性差、要么速度慢、要么腿短,反正總得酌情選擇幾個缺點。
F-35、X-32、殲-31/35都沒有側彈艙,格斗能力較弱;F-35為了內置兩千磅犧牲了隱身性,肚子全是凸起,且起落架間隔小,航母起降風險大、尾撐幅度大存在高速飛行時尾焰燒蝕問題。
SU-75戰斗機同樣選擇部分犧牲隱身,為了設置側彈艙采用下頜+機頭兩側的復合進氣道,但代價是主彈艙數量降低為一個,僅具備有限的對地打擊能力,并且機腹的各種凸起也是一大群。
殲-35戰斗機妥協了價格與側彈艙,采用了SU-75和F-35都未采用的雙發設計,發動機尺寸小讓S殲-20機背與機腹突出幅度較小;重型戰斗機同款的主彈艙設計讓殲-35的機背和機腹相當平整;并未苛求機動性也讓殲-35得益于選擇隱身性更好的常規布局設計,而非機動性更好但影響隱身的鴨式布局。
在隱身方面沒有做出太多妥協,讓殲-35擁有了明顯強過F-35和SU-75的隱身性。與殲-20、F-22、SU-57等重型戰斗機相比時,殲-35也擁有優勢。
SU-57更是一看就不怎么隱身的飛機,顯然比不過殲-35;技術水平相同時,鴨式布局戰斗機的RCS會大于常規布局,殲-20使用的低可探測性技術殲-35也全都用了,再加上殲-35體型小一圈,因此殲-35的技術水平略高于殲-20;F-22和殲-35同為常規布局雙發隱身機但后發優勢+體型優勢也讓殲-35擁有更小的RCS。
對于大國而言,中型隱身戰斗機在隱身方面的優勢,并不能掩蓋作戰半徑偏小、雷達探測能力弱、載彈量小、格斗能力差等缺點。但對于包括印巴兩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而言,中型隱身戰斗機的缺點是不存在的。
印度既有S-400、S-300、巴拉克-8等先進武器,也有印度國產的阿卡什、以色列的SPYDER,甚至印度還有不少現役的S-125系統乃至石勒喀河高射炮。
在印巴空戰中摧毀S-400的梟龍戰斗機更是用實戰證明,印度的領空就是個大漏勺;連米卡都沒能發射的陣風戰斗機也用實戰證明,在當代空戰中視距內戰斗的概率已經微乎其微。
在面對印度時殲-35戰斗機的隱身性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載彈量劣勢被無限縮小。隱身性很強的殲-35戰斗機能夠非常從容的繞過印度的防空網,在印度領空之內獵殺印度飛機。甚至于由于印度實在是太能摔飛機了,印度自己可能都認為自家的飛機是自己摔得。
印度的防空能力太差,殲-35隱身戰斗機的突防能力又太強, 殲-35戰斗機在南亞完全是一款有能力改變戰略均衡的武器裝備,如果巴基斯坦獲得隱身戰斗機的時間遠早于印度,那么巴基斯坦就可能會成為主動挑起戰爭的一方。對于希望和平發展的中國而言無疑是一個相當糟糕的結果。
況且殲-35戰斗機也就是剛剛進入小批量服役階段,產能都還沒開始爬坡呢。巴基斯坦的優先級再高也不可能現在就交付啊!2026年7月交付已經比較離譜了,印巴兩國媒體陸續將殲-35的交付時間提前至26年1月、25年8月,更是已經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這個世界上就沒出現過剛剛服役就批量外銷的戰斗機。
印媒報道的首批30架更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首批30架,總購買量至少也得150架,巴基斯坦哪有那么多軍費?并且首批30架?殲-35戰斗機年產量都不一定有20架,還想著首批30架呢,真的只能說印媒也太敢想了。
F-35表示,產量如我,也不能一口氣交付30架
知道當下的印度很著急,但印度先別著急。為了南亞的戰略均衡,在印度獲得五代機之前巴基斯坦不可能批量獲得五代機,就算交付少量殲-35,那也只能是交付寥寥數架用來訓練而已,印度真的太杞人憂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