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節氣眼瞅著到了,地里的莊稼正喝足水拔節呢。老輩人常說“小滿小滿,江河漸滿”,今年南方雨水格外勤。廣東廣西的稻田里,水都快漫過田埂了,早稻正揚花灌漿。
可接連三天大暴雨,田里排水渠要是不通,稻根泡爛可咋整?湖南湖北的菜農犯了難,黃瓜絲瓜剛掛果,葉子就開始打蔫。
高溫高濕的“桑拿天”,最容易滋生病蟲害,豆角上的蚜蟲肉眼可見。北方這會兒倒是晴多雨少,小麥進入乳熟期,正怕干熱風刮。
河南河北的老鄉盯著地頭,地膜覆蓋的玉米苗剛露頭,得防著突然降溫。東北更得留個心眼,夜里氣溫跌破10℃,大豆幼苗扛不住霜凍。“小滿不滿,芒種不管”,老祖宗的諺語早提醒了農事節奏。
村里張大爺每天看云識天氣,說魚鱗云出現準有雨,比天氣預報還靈。他往年用草木灰撒在辣椒根部,防潮又殺蟲,今年打算試試配點復合肥。我個人覺得,老輩人的土辦法是經驗,但科學防災更得跟上趟。
南方大棚種植戶該加固支架了,去年臺風把塑料膜掀了的教訓還在呢。湖北的王大姐上周剛給柑橘樹挖了排水溝,她說寧可多跑兩趟也不賭天氣。氣象局發了預警,未來一周華南還有兩輪強降雨,得搶晴天疏溝渠。
北方麥田要趁著墑情好,葉面噴點磷酸二氫鉀,防早衰還能增粒重。
蔬菜大棚得放下遮陽網了,中午35℃的高溫,番茄坐果率能掉三成。有老鄉問,自家種的玉米苗發黃咋辦?
農技站說可能是缺氮,得趕緊追肥。
東北的合作社該儲備防寒布了,雖說近年倒春寒少見,但備著總比慌了強。網上有人說傳統土法過時了,可咱種地的誰不知道,老經驗是救命招兒。
關鍵是把看云識天的機靈勁,和農技員教的科學法子結合起來用。現在最急的是,南方趕緊清溝排水,北方抓緊葉面補肥,別等災害來了抓瞎。
村里的微信群天天響,大伙分享著各自的防災招兒,熱鬧得很。我瞅著天氣預報圖,心里直著急,這天氣變化快,咱莊稼人就得眼疾手快。
不管是土辦法還是新科技,管用的就是好法子,護好莊稼比啥都強。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地里的收成都是汗水換的,多上心準沒錯。
明后天就動手,把排水溝挖通,把肥料備好,把大棚加固牢。有不懂的趕緊問農技站,他們電話24小時在線,別抹不開面子。記住了,莊稼不會說話,但咱得替它們把難處解決在前面。
這茬莊稼護好了,秋后的糧倉才踏實,咱農民過日子就圖個穩當。
行動清單:①明起3天內檢修排水系統 ②本周內完成葉面肥噴施 ③關注本地氣象預警短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