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作者周七月是著名音樂家周巍峙與歌唱家王昆的長子。在文革中,周七月被判過“死刑”,冤坐了10年牢。30歲出獄后,周七月一直從事編劇、導演工作,是電影《火龍》,電視劇《林海雪原》、《牛虻》、《江湖兄弟》的編劇,電影《雙雄會》、《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的副導演。文章所寫的俞強聲,是江青前夫黃敬(俞啟威)的兒子,黃敬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任天津市長。俞強聲母親范瑾是北京日報創始人,后任北京市副市長。俞強聲畢業于國際關系學院,曾在公安部門任職,后被發現為美國間諜,叛逃。
人的一生會發生許多種人際關系,親人,生活,愛情,友誼,工作,斗爭……有人你認識,有人認識你。但有一個人,我說不清我們是什么關系,也不知道他認識不認識我。
但我認識他!
這個人就是俞強聲。
◇ 他倒也很耐心,從不催促
1968年3月初的一個星期五,晚上九點多鐘,我已上床,但還沒有睡。那時我們家已經被查抄六次,五次是父母機關造反派干的,一次是我們同班同學來抄的。說“抄家”,也不準確,因為這次完全不是為了抄什么反黨證據或資料,僅僅是來將我一次一次整理好的東西再亂翻、亂扔一通,泄憤而已。我們家那時只剩兩間屋子,一間留給父母,雖然他們長期蹲牛棚,幾乎不回家,另一間也說不上是干什么用,因為我父母既不能會客也無權工作,所以不是客廳,也不是辦公室。我要是在家,就在這里搭一個行軍床,白帆布的,木頭架子,據說美國軍人當初就是這樣睡覺。
忽然走廊上穿來重重的紛亂腳步聲。還沒有容我判斷,一群人已經沖入房間,為首的是東方歌舞團的舞蹈演員宋金福。其他幾個演員我都認識,因為我常常在暑假看他們練功、排練和演出。
宋金福是我母親王昆非常看重的年輕人,剛剛介紹他入黨,“文化大革命”就開始了。
還有五六條我不認識的壯漢。
宋金福嚴肅地站在我床頭,勒令我跟他們走。
我沒有其他的選擇。
我跟他們乘車來到中央戲劇學院,走上迎門大樓的四樓,小排演場東側的一個房間。
他們讓我坐在一張已經準備好的椅子上。大多數人退了出去,只剩下宋金福和另外幾個我不認識的人坐在我對面的長桌后面。后來知道他們是劉勇、周×、王明智等。還有一個男人戴著戲劇學院的白色校徽,應該也是這個學校的學生吧。但那時人都戴毛主席像章,不興戴校徽。他戴校徽,使我反而注意他。去家里抓我時他就在那些人中間。這時他并不坐在桌子后面。他固定坐在與桌子保持一點距離的地方,不面對我,而是側坐,也從來不問話。這也很有趣。
審訊開始了。和《水滸》中描述的一樣,先是五百殺威棒。他們不用棒子,都是拳打腳踢。動手的人一般是王明智和劉勇。宋金福、周×問問題。有時只是周×。
審訊都是晚上,程序也差不多,幾句話問下來,就看劉勇開始摘手表,然后就是他和王明智上來披頭蓋臉地打。有時旁邊有看熱鬧的人,也上來打,好像是一種占便宜,人人有份的事。后來我只要看見劉勇摘手表,就條件反射地發懵,后面的事基本上就不知道了。
以后看過小說《紅巖》中華子良的原型寫的回憶錄,說敵人上刑也只是一開始難忍,只要習慣了,上刑時像靈魂出竅一樣,什么都不知道。這個我懂。
其實所謂審訊也僅僅是要口供而已,已經有人全“招”了。他們審訊的方法很多,除刑訊外,還有當面對質和指認,也有秘密對質。比如后來我才知道我母親王昆那時也關在中央戲劇學院,有幾次是強迫她垂簾聽訊,隔著一個布簾聽他們怎么打我和審我。
那個戴白校徽的男人始終在場,始終不說話,始終面無表情。但時間長了,我發現他的眼神是最權威的。那些兇神惡煞般的年輕學生和演員,常常要看看他才動手或收手。他側坐的原因恐怕就是要兼顧兩頭:審訊者和被審訊者。
每天早晨聽大喇叭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和廣播體操。三個月的“群眾專政”很慢才過去。
1968年6月7日又是一個星期五,將近中午時,那個戴白校徽的人忽然進屋來讓我收拾東西跟他走。其他人都沒有上前來,在門外站著,仿佛這事跟他們無關。
我下了樓,上了一輛軍綠色的吉普車——其實那是蘇聯嘎斯系列而不是美國吉普系列的車,只不過大家都習慣叫這類車為吉普,從抗美援朝戰爭來的稱呼。
車左轉右轉,進了一道道的門,還有一道是電動的大鐵門。我第一次見。后來才知道,這里就是半步橋44號,北京市看守所。離我的小學不遠。
那個人下車,也讓我下車。然后就是搜身,解褲腰帶,抽鞋帶……一套標準程序。從他和別人說話中我知道了張郎郎在我前面已經被他送來。
哦,我這才想到他可能是個公安!
果然,我后來的幾十場審訊都是他主問。他也不再戴校徽了。
他的審訊無非是重復群眾專政時的問題,將口供抄在標準的審訊用紙上而已。另外的不同就是要按手印:抬頭按,中間修改的地方按,結尾簽字的地方還要按。我這人比較認真,修改供詞很仔細,所以往往手印連手印,白字寫黑子,然后就是紅手印一個接一個,連成一片。他倒也很耐心,從不催促。很職業。
第一階段結束后,他就再也沒有出現。幾個月后的反覆審訊,都是別人。我大致計算了一下,進看守所后審訊過我的有七十多人。現在讓我回憶,我一個都記不起來。印象深的只有他。
1969年5月,我被解到看守所對面干部院里,進了學習班,留起了頭發。干部個別談話說是要釋放我,但因為我是被革命群眾扭送進來的,要做群眾的工作,讓他們接受我參加復課鬧革命,所以還要等一等。在學習班期間,也陸續有人被釋放,我也就興致勃勃地等待自由了。
但我還是想不通,我怎么會是群眾扭送進來的呢?明明是那個戴白校徽的人操控審訊,并由他非常得體地帶進來的嘛。群眾僅僅是打手而已。
張郎郎也在學習班。他自小是一個交際家,認識人多,他說那個人就是俞強聲,他認識。俞強聲是黃敬的兒子。媽媽是范瑾。范瑾我倒是知道,文革初期就被打倒,被報紙早早地點名批判,是彭真黑幫干將之一。張郎郎說黃敬是江青的丈夫,后來離婚。范瑾住的紅霞公寓是那時候北京比較新的干部宿舍,在王府井邊上。那時批斗大會盛行,往往是范瑾被大會批判后,俞強聲再領著紅霞公寓的小孩們在院子里補斗一次……
◇ 在門口收票的居然就是俞強聲
我對俞強聲的了解就是這么多。
本以為這個人與我再無干系了。可沒有想到,我們還真又遇到了。
1976年北京“四五”天安門事件時我還在監獄里,已經在生死之門下鉆來鉆去幾個來回。那時看報紙是一個字一個字地數,每天都要從報縫里看出個一二三才甘心。看天安門事件受獎名單時,我居然在北京市公安局的受獎人員中發現了俞強聲!三等功。
1977年12月8日我出獄。但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要重新審我的案子:北京市當時的當權者還想將我送回監獄。
那時真是又高興又緊張。高興是“四人幫”被抓,國家有了希望;緊張是我并不安全,尚在監獄里的同伴繼續證明我有罪,在法院我是百嘴難辯的。
好在那是向上的時代,好人多,人心善的一面也容易發揮和表現出來。公安局和法院的許多領導和干部都主動幫助我。
早春的一天,一個公安干部給我一張電影票,說是“內參片”,好看。我騎著自行車就去了公安部禮堂。沒有想到,在門口收票的居然就是俞強聲。十年沒見,他一點都沒有變,還是那么從容不迫的,在寒風中兢兢業業地收票。我鎮靜了一下,舉起票,迎著他走去。他撕了票,無任何特殊表情。那天的片子是法國的《決斗者》,畫面極美。但我的心情一直靜不下來。我不知道他當初是一個工具還是一個自覺迫害干部子弟的人;我不知道他是否認出了我;我不知道他是否還記得我,亦或我只是他職業和工作對象之一,他已經忘了;他根本不會在意我的生命和前途的……就像他在天安門事件中立功。唉,無論世道如何,俞強聲總是能找到好位置的。
第二天,我找到給我電影票的人,問他是否認識俞強聲。他當然認識,只是不知道是他抓的我。他說俞強聲雖然“文革”中表現積極,但由于他父母的原因,他并沒有得到重用,甚至沒有能入黨。“文革”結束后,他母親是最早得到平反的干部之一。因此他又成了干部子弟,受到提拔和重用,還入了黨。
到1978年5月,我正式得到法院平反的裁定書。俞強聲們對我再沒有威脅了。除非再來一次“文化革命”。
◇ 俞強聲請假說乳母病重
以后聽說俞強聲被調到安全部,再以后,就是他叛逃的消息了。
巧得很,我后來遇到了一個很熟悉他的人。那人說,俞強聲有一天請假,說是自己在平山老根據地的乳母病重,他要去看看。到期他沒有回來,大家也不奇怪,因為那個部門的人本來就不太過問彼此的事。但幾天后有一個重要的會要通知他參加,聯系不上本人,就找他媽媽范瑾。范瑾聽說后立即對來人說“壞了”,因為那個乳母早就去世了。再查,俞強聲已經通過香港到了美國。
往后的故事就是報刊上公開談論的那些。
想起俞強聲,我最感慨的是他的可憐。他要革命,要進步,已經到了大義滅親斗自己母親的地步;他不擇手段要將我們這些當時還是中學生的孩子打成“反革命”,“叛國分子”,毫不留情,哪怕他認識其中的人;他不會不明白天安門事件的參與者真正目的是什么,但他毅然選擇了鎮壓一方,并立功;“文革”結束,當權者對他不薄,但他還是選擇了背叛!
他從容不迫選擇的正是他當初用暴力強加給我們的罪行。幾個家庭因此面臨家破人亡,我幾乎當他面被打死,后來又幾乎被槍斃,前后坐了十年“文革”的毫無人道的大牢。
而他呢?最初選擇的是背叛,背叛了他的家庭和群體;最后選擇的還是背叛,背叛了他的家庭和祖國。
多么大的諷刺呀。
除了極端自私,還能有別的解釋嗎?
手上沾有無辜者的血,不知道他現在生活得是否安心?
延申閱讀:
俞強聲
有個小名叫俞真三,小時候由康生扶養,算是其養子。中國國家安全部實際上是于一九八三年才設,由當時的公安部副部長凌云出任第一任國家安全部部長。金無怠是國安部領導親自操控的間諜,以俞強聲的秘密級是接觸不到金無怠的。
但俞是原部長的秘書,其利用去部長辦公室串門翻閱卷宗而推斷出金無怠,進而獻給美國作為變節見面禮。由于俞的叛逃,凌云被解職。
俞強聲獲得了美國政府的保護,叛逃之后便銷聲匿跡了。但傳聞中國國安部展開全球追殺,兩年后被大陸5名潛美特工于海中溺斃身亡。事后指揮此次行動的大隊長榮升重要職位。
金無怠
金無怠英文名叫納瑞·金無怠(LarryWu-taiChin),他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前任分析家。于1938年在上海駐美國領事館擔任譯員。1944-1981年,金一直為美國政府工作,二十多歲時,金無怠就已經成為周恩來手下的特工人員了,他在美軍駐中國福州聯絡辦公室工作時,于1944年被中國情報機構招收。[在44年中國抗戰時進入美軍中國軍調處擔任美軍翻譯。
1945年-1952年期間,他是美國駐上海和香港領事館的翻譯人員,還是駐朝鮮軍隊的口譯人員。1952年后,他在中央情報局駐克納瓦、加州塔羅沙和維吉尼亞的羅斯利的對外廣播情報機構工作。后來又轉道香港,進入美軍成為美國中央情報局駐夏威夷情報處的工作人員。
在那時,他娶了當時臺灣最美麗最有人氣的女播音員做妻子。并直接參與韓戰中的情報工作,也是臺灣情報當局與美國情報當局的聯系人,后來還成為美軍與臺灣情報網的聯系負責人。在那時,金無怠就經常將美軍和臺灣的情報轉交給中國情報部門。
朝鮮戰爭期間金把大量美軍情報轉送到志愿軍高層手中,其中包括志愿軍戰俘“反共”名單。這使當時正在與美方談判的中國代表強烈要求遣返全部戰俘。美國歷史學家及情報部高官說:金無怠的"叛變"及他的間諜活動是導致韓戰的延遲結束的重要原因。
在六十年代末期,金給中國提供了有關美國對華外交政策方面的情報。使中國領導人提前了解美政府的各方意向。并為此作了各方準備。當時中國正處于最困難時期,對蘇聯及其友邦鄰國的交惡讓中國處于孤立之中。
他于1970年10月向中國傳送了討論尼克松總統希望和中國建交的機密文件,這讓中國及時改變其對內對外政策以得到最大政治利益。尼克松政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對華政策在一開始便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讓步。
金的活動還讓美在越戰中失去了許多戰略上的優勢。由于他的活動讓中國及北越方面了解到美國對越政策的變化及所采取的行動。另外更清楚美對南越采取的各方政策。從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中期北越能清楚掌握美國對越的態度。
在63年末越共已從各方情報了解到美國可能將全面介入南越。北越為此作好充分的戰爭準備。這讓美國在全面對越開戰后未能得到其所預想的結果。美國官員稱金讓中國及北越從中得到不少好處。北越于72年與美在巴黎簽署了和平協定,但由于越共之后了解到美國政府不想再更多地參與越南的事務后,對南越開始采取攻勢,并在數年后統一越南。
隨著時間的推移,金無怠先生逐漸成為美國中央情報局里的中國通,職位也逐步提升,最后升為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亞洲部負責人,負責美國中央情報局對所有亞洲國家的情報監督和交換,包括臺灣和倭國,韓國等。后來甚至差一點兒升為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副局長。
另外金無怠在美國中央情報局蘭利總部工作期間,由他親手翻譯了大量從中國轉來的各類情報。其中有許多潛入大陸內的美臺情報人員及已背叛的中國人員的轉發材料及他們的名單。正是金無怠讓中國在這些無法預見的危險發生前得以堵上這些漏洞。
作為分析家和中央情報局少有的通曉漢語的人,金能夠傳送各種信息:中國及東亞情報信息報道、中央情報局人員生平簡介和評語、機構內秘密人員的姓名和身份。同時還提供了有關中國被招收的情報人員的信息。
由于中央情報局內部分類規定,金不知道他們真實姓名和身份,但能推斷出他們的工作地點及權力級別。中國反諜報和安全機構便能據之確證其身份。金主要運作活動,即傳遞機密數據和接受命令,通常在中國大陸以外第三國進行。
金至少有六次在多倫多同一購物中心內將未沖洗的膠卷交給國安部信差李先生。金每次只花大約五分鐘時間去這家購物中心。其他時候是由在香港工作的中國官員向他詢問情況。金要傳遞情報時,總是先發信到澳門、廣東或香港三個地點中的一個住宅地址。
這種信只秘密說明他所去的第三國家的時間和地點。這種諜報方式不適合快速傳遞數據,但比在目標國內進行類似的活動要安全得多。然而,正如尼克松政策文件的案例所示,金也有緊急情況下迅速傳遞信息的方法。他的活動還讓中國情報機構了解美國的反情報能力。
金無怠作事極為小心和專業,是天生的間諜,在幾十年的間諜生涯中竟然沒有一次失手,甚至到了他被捕之后,他的臺灣籍妻子都不知道同床共枕了幾十年的丈夫竟然是的高級間諜。在中國能看到金先生轉交的情報的人只有幾十個人,知道他真正身份的人更少到只有幾個人。
金也是極為聰明的人,中國先后向他提供了一百萬美元的金錢支持。他將這筆錢用于投資房地產,并發了大財。他在投資方面的活動讓美反諜人員相信他完全沒有可能成為間諜。
金無怠于1981年在中情局退休,情報局由于他的工作出色,讓他繼續擔任情報局里重要職務。金無怠本可以功成圓滿,就算直到死美國政府都不會知道他是美國情報史上隱藏最深的間諜。但一切悲劇在1985年發生了。
事實上聯邦調查局和中情局對金的詳盡調查于1982年就已經開始了。但由于金的出色表演及他的小心,使得對他的調查如同空穴來風,調查早早停止。直到1985年安全部處長俞強聲叛逃美國,才直接導致中國在美國潛伏40余年最杰出間諜金無怠的被捕,金無怠三年后死于獄中。
是非功過只能留給后人評說了。
就是不知道金如果活到現在,會有什么感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