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天氣又要“搞事情”了。
明晚開始,40℃高溫急轉暴雨大風。這樣的“過山車”天氣,種地的鄉親們可得繃緊弦。眼下正是夏播作物苗期、春播作物灌漿的關鍵時候。
暴熱天里,葉子曬得打蔫,根須卻在土里“喊渴”。
可突然的暴雨一來,地里要是排不出水,根就該“泡湯”了。先說山區的坡地,暴雨最容易帶起泥塊沖毀苗根。去年隔壁村就有塊玉米地,雨后倒伏了一大片。
壩區的平地更得小心,地勢低容易積水成澇。“鋤頭底下三分水”,老輩人常說要提前清溝渠。現在就得趕緊把地頭的排水溝再挖深兩指寬。
還有大棚種植的鄉親,大風比暴雨更危險。
薄膜要是被吹破,剛移栽的菜苗就得遭罪。
用鐵絲把棚架再綁幾道,壓膜石換成沙袋更穩當。
掛果的果樹這時候最“嬌氣”,暴雨會把果子打落。趕在雨前給樹撐個“保護傘”,竹竿支架要綁結實。有人可能覺得,下雨正好省了澆水的功夫。
可這急雨來得猛,土里的肥分跟著就沖走了。老把式們都知道,雨前撒把草木灰,既能固肥又能防病。不過現在更科學的法子是,搭配緩釋肥一起用。
不同作物的“脾氣”不一樣,得對癥下功夫。玉米正是需水期,但根部不能泡太久水。
雨后得趕緊松土,讓根須能“喘口氣”。種菜的鄉親注意,葉菜類最怕雨水沾葉爛心。雨前噴點保護性殺菌劑,能減少病害蔓延。
還有剛出苗的棉花,小苗經不起大風折騰。在行間插幾根短竹竿,用繩子輕輕圍一圈護著。可能有人會問,這暴雨到底下多久?
天氣預報說,明晚開始下,后兩天還有陣雨。但咱種地的不能全靠聽預報,得自己早打算。去年有戶人家等雨停才去排水,結果減產兩成。
這天氣變化快,農時可不等人。家里有老人種地的,年輕人得趕緊打電話提醒。現在趕緊清點家里的塑料布、沙袋、竹竿夠不夠。
要是缺物資,鎮上農資店今晚還開著門。對了,山區的鄉親還要留意山體,暴雨可能引發滑坡。
地頭別堆太陡的土堆,靠近坡邊的作物提前挪一挪。我個人覺得,這種極端天氣最考驗咱的準備功夫。提前三天動手和雨后補救,效果差了不止一倍。
最后再啰嗦一句,成熟的瓜果蔬菜抓緊搶收。
爛在地里可就虧大了,集市上這兩天價格正好。具體怎么補肥、怎么護苗,農技站的專家最清楚。
他們的電話貼在村委會門口,現在打過去還來得及。
天氣不等人,農時貴如金。今晚就把工具備齊,明早天一亮就下地。
多干一天活,少擔三分險。記住,咱提前流汗,秋后才能多收糧。關注網易號,后續還有更多天氣務農小竅門。
最后說個關鍵的,不同地塊的排水順序您心里有數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