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結束對海灣國家的訪問并簽下大訂單后,宣稱有意訪問中國,稱中美關系至關重要。
然而此前中美爆發的關稅戰以美國妥協暫告段落,盡管美國試圖將此包裝為 “勝利”,但明眼人皆知美國在這場博弈中處于下風。
特朗普此次釋放訪華信號,被認為有借中東三國對美妥協之勢,強化國內 “勝利” 氛圍的意圖。
不過,特朗普的訪華想法恐難實現。一方面,兩國領導人會晤通常需密切高層互動鋪墊,而當前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被中方列入 “黑名單”,中美高層互動受阻,最高層級會晤缺乏基礎。
另一方面,美方在特朗普尚未登機訪華的96小時內,連續三次對華發難,暴露其缺乏足夠訪華誠意。
美方的三道威脅分別為:其一,特朗普宣稱已掐滅海灣國家靠攏中國的心思,干涉他國正常外交方向,將中國視為 “對手、敵人” 的意圖明顯;
其二,美國威脅對國際社會未主動就關稅政策與美談判的國家單方面加征關稅,試圖制造 “囚徒困境” 迫使各國對美妥協,進而集中精力對付中國,但在中國率先反制后,全球多國對美威脅反應漸趨冷靜,連日本等盟友都未輕易妥協;
其三,美國廢除拜登時期的《人工智能擴散法案》,出臺力度更強的管制措施,企圖阻止全球各國購買中國芯片,打擊中國芯片產業,但其忽視了中國成熟制程芯片在全球市場物美價廉的競爭力,這一企圖恐難得逞。
面對美方的打壓與威脅,中國采取行動維護自身利益。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今年 3 月中國再度減持 189 億美元美債,持有美債總規模降至 7654 億美元,英國超過中國成為美國第二大海外債主。
中國拋售美債并非為懲罰美國,而是鑒于特朗普上臺后給美國經濟帶來極大不穩定性,為維護國家利益、規避風險,有必要調整外匯儲備中的美元比例。
在國際秩序面臨美方破壞的當下,中國將堅決捍衛自身權益,應對外部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