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七七,前美股上市公司市場總監,深耕母嬰行業12年了,努力工作的同時和13歲的兒子“糖球”斗智斗勇。育兒和教育的路上,咱們一起切磋吧~
01
我知道人有時候會倒霉,但是真沒想過我會這么倒霉。
就在上周三,我晚上準備去樓下超市買點兒菜。
下樓梯的時候,明明還有兩三級臺階,我腦子不知道飄哪兒去了,一腳邁空,啪唧一下直接摔地上了。
現場畫面是這樣的:
人趴地上,表情痛到抽搐,菜飛天上,土豆在地上咕嚕亂滾,周圍一片寂靜,唯獨我耳邊清晰聽到——咔嚓。
當時我疼得根本站不起來,緩了好幾分鐘才勉強爬起來。
后來我打車去了醫院。到了醫院我的腳踝已經腫成了發面饅頭。
竟然能腫成這樣,我都有點佩服自己
醫生讓我拍了片子,和我說:“骨頭沒事。”
我一聽松了一口氣,還行啊,啥都不耽誤。我問醫生:“太好了,那我回家了?”
醫生看著我悠悠然補了一句:“你明天還是再掛一下骨科看看吧,我不是專科的,建議你去專科看一下。回去自己冰敷。”
我:?不是骨頭沒事嗎,還能有啥問題?……
我本來不打算再去看骨科的,想著不就是崴腳嗎,冰敷一下,休息休息就好了。
結果第二天整個腳都腫了,比另一只腳大了一個號,而且比昨天還疼。
所以我決定還是去看看骨科,骨科醫生看看片子,特別冷靜地說:“骨頭沒事,你扭傷的時候有沒有聽到咔嚓一聲?”
“聽到了,但不是骨頭沒事嗎?”
“咔嚓聲有可能是骨頭,也可能是韌帶。你現在是韌帶損傷了,得打固定,至少三周不能動。”
我整個人懵了,三周不能動?瘋了!
去醫院就診的單子
我還試圖掙扎了一下:“不打行不行啊?崴個腳不至于吧?我還得上班、還要出差,事情還很多……”
醫生冷冷地說:“不打你就很容易留下后遺癥,會經常這個腳疼,還會更容易崴腳。你看吧。”
……好吧,我根本沒得選。
乖乖打了固定,兩周后復查,買了副拐杖,這幾天時間,我只能宅家躺床靜養了。
02
剛打上固定躺在家里的時候,我就開始愁各種事。
工作怎么辦?3周不去上班?
原計劃還要出差,都約好了客戶
老公出差不在,周末還要帶糖球去復查視力
下周還有糖球的家長會......
我一邊忍著疼,一邊琢磨這些事兒。
我先捋了一下工作,給我手下的女孩發了一堆消息,事無巨細地囑咐了她我不在時工作都怎么處理。她一一記下之后,小心翼翼地問我:
“七七姐,你現在怎么樣啊?只能臥床嗎?疼嗎?”
我馬上回復:“沒事兒沒事兒,我有家人照顧呢。”
安排完工作我就繼續琢磨家里的事兒。
跟我老公溝通時,他一臉震驚地吐槽:“你現在還想著這些干嘛?好好養病得了!”
我雖然有點不習慣,不過畢竟腿打著固定,行動不便,只能聽他的,家里的大事小事任他安排。
03
說起來,在我四十多年的人生中,我好像一直是那個主動照顧別人的人。
糖球小時候生病,是我抱著他跑急診。老公工作忙,我一個人可以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條;甚至親戚生病了來北京看病,也第一個想到我能“協調”。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執行力很強的人”。但這次突然倒下,被照顧的角色換到我身上時,我發現自己其實有點不知道該怎么接這個“好意”。
受傷后,只能拄著雙拐走路...
糖球問我疼不疼,我下意識就說:“沒事兒,去寫作業吧。”
老公說請幾天假照顧我,我也擺擺手:“不用了,我能動。”
不是不感動。是不太習慣這種感動的形式。
就像有個人突然幫你提了個很沉的袋子,你心里是松了口氣的,但同時也會忍不住想:
“這事原本是我該干的。”
我這個樣子,估計是很多媽媽的寫照吧。這個年紀,我們都把各種責任看得太重了。
我們是媽媽,妻子,女兒,職場人,天天像陀螺一樣轉把這些職責都履行好,卻經常忘記照顧自己。
04
不過說實話,這次我老公和糖球的表現,確實讓我重新審視了他們。
我老公本來在出差,聽我崴了腳,立刻回來了,把他的年假請掉,就待在家陪我。
他每天默默伺候我。洗水果、做飯、打掃衛生、扔垃圾……想起上次他這樣照顧我,還是我坐月子的時候。
他給燉的羊腿 民間說法吃筋補筋
糖球也突然變成熟了不少。
雖然還是會皮皮的模仿我拄著拐走路的樣子,氣得我牙癢癢。
真是我的“好大兒”
但除此之外,他還是挺會照顧我的,看我走向餐桌會提前幫我拉開椅子、幫我倒水拿藥、擺飯、扶我坐下……每一步都很認真。
只要看到我拄拐起來他都會問:“需要幫忙嗎?”
我有時候躺在那兒,看著他們在廚房里忙活,心里會有點陌生的松動感:
原來這個家,沒有我“處處在”,也不會塌。
糖球做的土豆泥沙拉
剛開始我還有點不適應,滿腦子想的都是快點好起來,快點恢復“常態”。
但現在……我好像能慢慢安靜下來,試著不去參與每一件事,試著接受那些本該屬于我的照顧。
不是因為我軟弱了,而是終于意識到自己不用再那么硬撐下去。
身體倒下后,才知道自己撐了多久。
我常和我的閨蜜說:“你要愛自己,照顧好自己”,但原來我自己這方面做得并不夠好。
平時總覺得“我還能扛,我沒事”,可這次我是真的扛不住了。
一只腳崴了三周,崴出來一個孩子的成長、也崴出來一個我早該學會的事——
原來我不是非要做到萬事周全,才能被家人需要。
所以這次,我決定不再搶著做飯、不再因為“怕別人辛苦”就把所有事扛下來。
我要在這場暫停里,練習“放過自己”。
不是崴腳才配休息,
是我本就值得被照顧,值得好好活。
我也想和姐妹們說一句:愛自己,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
我們可以不逼自己非要承擔那么多責任,我們不必總是強迫自己當完美的媽媽、妻子、女兒,我們值得把視線從“照顧他人”身上挪開,盡情地先讓自己快樂。
與姐妹們共勉。
你可能還喜歡讀
原創不易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請多多點贊、在看、轉發支持
不必當完美的媽媽、妻子、女兒
愛家人之前,先好好愛自己
姐妹們有商品、育兒等方面的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找“大管家”,她貼心又靠譜,包解決,包滿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