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獨居老人意外跌倒,當殘障人士急需物資,如何快速獲得幫助?在仙桃,一個小巧的“一鍵呼叫器”正成為特殊困難老人的“安全衛士”與“溫暖紐帶”。
2024年12月初,我市城管、環衛部門啟動“保潔助老”服務模式試點,干河街道八灣村和袁市村率先開展,7名特殊困難老人納入首批服務對象。市環衛局為其發放“一鍵呼叫器”,老人按下求助鍵,環衛管理人員、保潔員可迅速上門響應。
環衛部門發放的“一鍵呼叫器”
今年,“保潔助老”服務全面鋪開,聚焦獨居老人、殘障人士等群體的居家清潔難題,通過“線上一鍵呼叫+線下精準服務”雙向聯動,織密城鄉保潔與助老服務網絡。目前,已為全市超100名特殊困難老人安裝呼叫器,并提供助潔、助行等居家養老上門服務。
這項服務如何運轉?成效怎樣?后續有何規劃?仙桃周刊融媒體記者展開了實地探訪。
精準響應:“一鍵呼叫”直達需求
不久前,胡場鎮陳小垸村62歲獨居老人肖小庭意外跌倒,緊急按下了頸間的求助呼叫按鈕。
市環衛局潔達公司“一鍵呼叫”調度中心接到呼叫后,即刻指派環衛助老員肖巧梅前往查看。“肖師傅說只是腿抽筋,并無大礙。”肖巧梅回憶道。
環衛助老員為老人打掃衛生
自今年3月起,肖巧梅在完成日常清掃工作的同時,還肩負起村里3位獨居困難老人的照護工作。“老人有什么需求,我們都會盡力幫忙。”
同樣,5月20日上午9時許,八灣村環衛助老員龍澤秀、鄔正英結束路段保潔后,來到行動不便的村民周碧炎家中,邊打掃衛生邊陪他聊天。
作為首批服務對象,周碧炎已習慣這樣的關懷。近半年來,保潔員每周至少兩次主動上門,呼叫系統響應后更是隨叫隨到,提供打掃、代購、搬運等服務。“家里總是干干凈凈,搬重物、拎菜這些事,他們都幫我解決,特別貼心。”周碧炎感慨道。
機制保障:“線上+線下”構建助老網絡
“保潔助老”服務的高效運行,得益于完善的服務機制。
今年初,市環衛局成立三個包保專班,歷時三個月走訪全市托管鄉鎮的544個村居,全面摸排行動不便獨居老人情況,經實地核查與村“兩委”確認后,建立幫困人員信息臺賬。基于臺賬,市環衛局完成了“一鍵呼叫器”設備的發放、培訓與調試等工作,并確定環衛助老員名單。市環衛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為超百名特殊困難老人發放呼叫器,近百名環衛助老員上崗,提供助潔、助行等服務。”
為保障服務質量,市環衛局專班督導各鄉鎮項目部工作,各鄉鎮實行區域模塊化管理、定崗定責,并健全管理臺賬。線上搭建智慧助老平臺,提供清潔、代購等服務;線下依托544個村居的保潔隊伍,實現服務全覆蓋。
同時,該局還上線一鍵呼叫服務平臺,實時監控環衛助老員接單、服務、反饋全流程,依據服務評價調整績效收入。
服務升級:延伸關懷覆蓋更多群體
市環衛局潔達公司干河項目部經理李列亮負責八灣村和袁市村“一鍵呼叫”系統管理。
他介紹,環衛助老員服務遠超清掃保潔范疇,經理、片長等管理人員也積極參與,盡力滿足老人需求,復雜問題則協調多方力量解決。“我們不僅提供服務,更希望通過陪伴聊天,讓獨居、困難老人感受到溫暖,不再孤單。”
“‘保潔助老’充分發揮環衛保潔隊伍覆蓋廣的優勢,保潔助老員就近分配,確保需求及時響應。”市環衛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后續將持續推廣該模式,擴大服務覆蓋面,完善服務鏈條,讓“一鍵呼叫”成為傳遞溫暖的橋梁,讓更多城鄉老人享受“家門口的關懷”。
“保潔助老”服務模式以“小呼叫”撬動“大民生”,不僅是對特殊困難老年群體的暖心守護,更是社會治理創新的生動實踐。未來,隨著服務的持續深化與拓展,這一模式將如點點星火,匯聚成炬,照亮更多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為構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和諧社會注入源源不斷的溫暖力量。
聲明:本公眾號未標明原創的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交流學習之用,不用于商業行為。如有侵犯了企業、媒體、公司、個人的知識產權,請聯系刪除。本公眾號發布的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仙桃周刊融媒體記者 鄧律
責編:周方婷
編審:宋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