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拳頭游戲官宣Uzi入選英雄聯盟名人堂,成為繼Faker之后第二位獲此殊榮的選手。消息一出,全網沸騰——這個曾被稱作“世界第一ADC”的男人,終于用十年傷痕累累的職業生涯,為LPL賽區刻下了第二座豐碑。
“狂小狗”的封神之路:從網吧少年到亞運冠軍
2012年,15歲的Uzi在皇族戰隊開啟職業生涯。當其他選手還在摸索補刀技巧時,他已用VN在S3全球總決賽上演“五殺封神戰”,一戰成名。但真正讓他封神的,是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
當《義勇軍進行曲》在電競賽場響起,Uzi帶領中國隊擊敗Faker領銜的韓國隊。這塊金牌,讓電競從“不務正業”變成“為國爭光”。解說米勒嘶吼著“我們是冠軍”,屏幕前的千萬少年第一次意識到:電競,也能承載家國情懷。
傷病纏身的天才:他的鼠標手握著整個LPL的青春
Uzi的職業生涯,是天賦與傷病的極限拉扯。醫生曾警告他“再打下去手會殘廢”,但他仍堅持到2020年退役。腱鞘炎、糖尿病、心理壓力……這些詞勾勒出的,是一個把青春獻給鍵盤的戰士。
外媒曾質疑“LPL只有操作沒有戰術”,Uzi用行動回應:他的VN是“教科書級走A”,他的EZ能“在刀尖上跳華爾茲”。LCK解說驚嘆:“面對Uzi,就像面對一臺精密的殺人機器?!?/p>
名人堂背后的爭議:為什么是他?
質疑聲從未缺席。有人翻出S賽“無冠魔咒”,有人對比Faker“三冠王”履歷。但名人堂評選標準從來不是“冠軍數量”,而是“對游戲的革命性影響”。
Uzi重新定義了ADC的生存法則。在“坦克聯盟”版本,他硬生生用操作撕開防線;當“四保一”戰術被嘲笑,他用傷害面板證明:AD Carry,本該如此。
退役不是終點:從選手到符號,Uzi的下一程
退役三年,Uzi從未離開公眾視野。直播間里,他是“峽谷鬼見愁”;解說席上,他是“最懂AD的男人”。如今入選名人堂,更像是一個隱喻:電競需要神,但更需要活生生的人。
當00后選手談論“Uzi時代的打法已經過時”,老玩家會反駁:“你見過凌晨四點的Rank局嗎?Uzi的補刀數,就是最好的回答?!?/p>
結語:電競需要英雄,更需要傳奇
從“狂小狗”到“簡自豪”,從天才少年到名人堂成員,Uzi的十年是LPL野蠻生長的十年。他讓世界看到:中國電競,既能打出血性,也能贏得尊重。
此刻,讓我們重新審視那個問題:為什么是Uzi?因為他的VN曾在絕境中逆天改命,因為他的傷病是LPL黃金時代的勛章,更因為——當后人翻開電競史冊,Uzi的名字,注定與Faker并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