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在北京酷車小鎮內和·藝術館三層舉辦了《和·國粹流芳》京劇文化藝術展。此次展覽內容涵蓋了精美的戲服、頭面、珍貴的老劇本、史料、名人信札、觀眾來信以及大量史料,其時代跨度均達五十年以上,極具學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此次發布會吸引了眾多藝術、學術、公益慈善等領域相關領導、專家們蒞臨現場。京劇一代宗師裘盛戎先生之女裘蕓、現代京劇《杜鵑山》中杜媽媽扮演者劉桂欣、文化部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著名梅派青衣傳承人胡文閣、國家京劇院二團團長,著名程派青衣演員李海燕、戰友京劇團老旦名家劉莉莉、國家京劇院老旦名家杜福珍、北京京劇院花臉名家陳俊杰、國家京劇院老旦名家譚小令等諸位老師親臨現場。
因時間安排及特殊原因,北京市希望公益基金會“文化藝術顧問委員會”名譽主席王治國先生、全國政協京昆室副主任譚孝曾先生、京劇名家閻桂祥女士、張君秋大師弟子薛雅萍、張萍女士未能親臨現場。他們向黎園女士發賀電,并祝本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和眾集團總裁、酷車小鎮鎮長、和·藝術館館長——宋少波先生致辭
本次展覽展品提供者,京劇老旦藝術宗師李金泉先生親傳弟子——黎園女士之子蔣成龍代母親致辭
京劇一代宗師裘盛戎先生之女——裘蕓女士致辭
現代京劇《杜鵑山》杜媽媽扮演者——劉桂欣女士致辭
文化部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著名梅派青衣傳承人——胡文閣先生致辭
北京京劇院花臉名家——陳俊杰先生致辭
國家京劇院老旦名家——杜福珍女士致辭
國家京劇院二團團長,著名程派青衣演員——李海燕女士致辭
戰友京劇團老旦名家——劉莉莉女士致辭
國家京劇院老旦名家、譚氏三姐妹之一、北京市希望公益基金會「國粹流芳」公益項目形象代言人——譚小令女士致辭
黎園女士弟子代表——張素英代表各位弟子致辭
京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與美學精神的集大成者,被冠以“國劇”、“國粹”之美稱。她承載著鮮明的中華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活態呈現和民族集體記憶的重要載體,也是中國在世界文化舞臺上具有鮮明特征的“文化使者”,并于2010年11月16日被列入“人類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此次展覽向社會大眾免費開放,不僅為京劇藝術的歷史和文化進行了傳播,讓更多人直觀地領略國粹藝術之美,更用豐富的史料和相關藝術品展示了京劇藝術發展的歷程,意義重大。
據主辦方介紹,此次展覽的超千件藏品全部來自黎園(筆名)女士的個人收藏。黎園女士出身京劇世家,自幼學習京劇表演藝術,是京劇老旦宗師李金泉先生的親傳弟子。后雖下海從商四十余載,但始終對京劇藝術抱有深厚感情。她義務傳承恩師李金泉流派藝術,海內外學生高達幾百人,親傳弟子一百七十多人,目前弟子們大多是全國各地老旦名票,更是京劇老旦藝術的傳播者。
黎園女士幾十年花費了大量財力、精力,收集了海量京劇藝術藏品及珍貴的歷史史料。
此次展覽作為《和·國粹流芳》京劇藝術主題系列展的前瞻展,得到了北京市朝陽區南磨房鄉政府、和眾集團、酷車小鎮和北京市希望公益基金會的大力支持。展覽內容之豐富,藏品質量和稀缺性之高實屬罕見,令人嘆為觀止。未來,和·藝術館將長期與黎園女士合作,開展以京劇文化藝術為主題的各類展覽與活動,并長期向社會大眾開放。
當日,由北京匯芳雅集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和·藝術館、北京市希望公益基金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和合·國粹》系列京劇大師研修班系列活動之《金聲泉韻——李金泉流派老旦藝術研修班》也拉開帷幕。
本期研修班為期3日,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京劇老旦愛好者四十人,年齡均在60歲以上,都是黎園老師親授弟子,其中不乏在各類京劇比賽中屢獲獎項的名票。此次研修班除了黎園女士本人外,還邀請了京劇老旦藝術宗師李金泉先生親傳弟子劉莉莉、譚小令二位老師現場授課。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