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農學生種菜要“靠天吃飯”,因為他們沒有什么經驗,而蔬菜生長對溫度、光照、水分等氣候條件有嚴格要求,生長過程中還容易受到各種病蟲害的侵襲,等等。可以說,種菜結果如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
種菜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關注和照料。能把菜種好的人,往往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經驗都是慢慢累積起來的。農學生種菜有一個慢慢摸索的過程。
這不,一碩士分享了組里種菜的“成果”,一下子引來了很多人圍觀,評論區太搞笑了。
這個學生說,他們種了黃瓜,本來到了收獲的時候,卻只得到了一條“迷你”黃瓜。
他們把這條種的小黃瓜和一條買來的大黃瓜放在一起,兩條黃瓜對比鮮明,一條只有小拇指般大小,看著可憐兮兮的,另一條其實很平常,但此時顯得壯碩無比。
看到碩士博士們種出了這樣的黃瓜,大家笑瘋了,評論區瞬間亮了。
網友們很歡樂,但并不是在嘲笑農學生,因為大家都知道種菜也是一門技術活,種好并不容易。
看看大家怎么說的:“你們學院還招人嗎?不行讓我奶奶去吧”,“不行把我爸招去吧,種菜一把好手。家里各種瓜果蔬菜都長得特別茂盛”,“實在不行你讓我爺爺去幫你種吧,隨便就能種出黑色番茄”……確實,種菜也是有門檻的。
還有一個農學生也加入討論,主要是曬出了自己種的黃瓜,那可是一條長勢喜人的長長的黃瓜,黃瓜青綠可愛,花朵茂盛。
北京一個網友曬出了爸爸種的菜,一共拿出了9張照片,有長長的紅的綠的辣椒,有肥肥胖胖的黃瓜,有數不清的西紅柿,還有葡萄、棗子等,看得人直咽口水,好想回家吃媽媽種的蔬菜和水果了。
還有不少人分享了自己家里種的菜。不得不說,那些菜看著就讓人很有食欲,那可是沒有經過化學染過的。
說實話,我一開始沒注意左邊的小黃瓜,以為是右邊的黃瓜的花蒂掉了,看到評論區都愣住了。
確實,我們不管做什么事,都有一個過程,多實踐多摸索自然熟能生巧。
大家也給了農學生真誠的建議。
比如,可以寫種植日記。詳細記錄種植、澆水、施肥等活動,觀察蔬菜的生長情況,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等等。
還要多總結。每過一個階段,就開會分析成功經驗和討論不足的地方,這樣會逐步提高自己的種菜水平。
再就是多跟有經驗的人請教。主動請教種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老師和農民都具有豐富的教學和實踐經驗,能夠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建議,農學生們多請教,可以獲取很多寶貴的經驗。
農學生在剛開始種菜時缺乏經驗是很常見的情況,其實不必過于擔憂,經驗是慢慢累積的。當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實用經驗和技巧后,一定會有好的收成。
大家怎么看?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