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時節,麥粒盈滿。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的小麥陸續進入成熟期,田間地頭麥浪翻滾,豐收氣息撲面而來。農業專家深入麥田開展抽樣測產,以科技賦能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5月21日,在賈宋鎮黑龍廟村的天順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麥田內,鎮平縣農技中心技術人員正采用“五點取樣法”進行測產。該合作社社員李占成表示:“今年遭遇持續干旱,但在專家指導下,通過科學抗旱管理,小麥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測產過程中,技術人員隨機選取五個樣點,統計畝穗數、穗粒數,并參照品種審定的千粒重數據,最終以理論產量的85%折算出實產。農技推廣研究員劉小勐介紹:“本次測產品種為鄭麥136,代表面積300畝。結果顯示,平均畝穗數49.84萬,穗粒數32.08粒,千粒重45.1克,理論畝產達721.1公斤,折實產612.9公斤。”
同日,在馬莊鄉楊寨村眾金農民專業合作社的720畝麥田內,品種中麥578的測產數據同樣可觀:畝穗數44.3萬穗,穗粒數33.2粒,千粒重47.3克,理論畝產695公斤,折實產591.3公斤。
據了解,今年鎮平縣小麥種植面積達82萬畝,預計5月27日左右進入全面收獲期。面對低溫、干旱等不利氣候,農技部門以“防災減損”為核心,通過精細化田間管理,最大限度降低災害影響。縣農技中心主任張立軍介紹:“我們依托氣象預警和病蟲害監測,動態調整管理方案,力爭實現‘災年少減產、平年創高產’目標。”
目前,農機調度、道路保障、氣象服務等多部門已協同發力,確保夏收高效有序。金色麥田里,科技與汗水交織,一幅穩產保供的豐收畫卷正徐徐展開。(圖/李樹嫻 靳小寧 渠金海 聶淵博)
5月21日,鎮平縣農業專家在測產
5月21日,鎮平縣農業專家在測產
5月21日,鎮平縣農業專家在測產
5月21日,鎮平縣農業專家在測產
5月21日,鎮平縣即將成熟的麥田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