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墨君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央視罕見揭秘:殲-10CE擊落"陣風"的"A鎖B射C導"作戰體系
央視近期播出的殲-10CE專題報道以罕見的透明度展示了中國空軍作戰體系的革命性進步。
報道詳細披露了巴基斯坦空軍使用殲-10CE擊落法國"陣風"戰機的完整作戰流程,即"?A鎖、B射、C導?"三步驟作戰模式。
這一模式徹底顛覆了傳統空戰理念,標志著中國在空戰體系化建設方面已取得全球領先地位。
具體而言:
"A鎖"階段由紅旗-9地面遠程防空系統負責探測和鎖定"陣風"戰機;
"B射"階段由殲-10CE發射PL-15E空空導彈;
"C導"階段則由預警機完成導彈的末端引導。
這種分工將各平臺性能發揮到極致——地面防空系統的探測距離和精度遠超機載雷達,預警機的指揮控制能力確保導彈以最優路徑攻擊目標,而殲-10CE則專注于發揮其機動性和武器搭載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央視此次曝光的作戰流程中,?殲-10CE實質上已退化為導彈發射平臺?,其雷達甚至不需要開機參與制導過程。
有專家形象地比喻:"在這種體系下,即便是殲-7這樣的老舊機型也能完成任務"。
這充分證明中國空軍的優勢已從單一裝備性能轉向?系統集成能力?,形成了"1+1>2"的作戰效能。
體系化作戰: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核心突破
中國軍事現代化的真正突破點不在于某一型武器的先進程度,而在于構建了一套完整的?空地一體化作戰體系?。
與美軍以預警機+戰機為主的空戰體系不同,中國系統創造性地將地面防空系統納入空戰殺傷鏈,實現了多平臺無縫協同。
這種體系具有三大戰略優勢:
資源優化配置?:各子系統揚長避短,地面雷達負責探測、預警機負責指揮、戰機負責發射,形成高效分工
抗干擾能力強?:多平臺冗余設計確保某一節點被干擾或摧毀時系統仍能運轉
技術迭代靈活?:單個組件升級即可提升整體戰力,無需全面更換裝備
更令人矚目的是,央視展示的僅是巴基斯坦使用的"簡化版"中國體系,解放軍自用版本必然更為先進和完善。
這種體系化優勢正在多個領域顯現——從殲-36六代機的"剃頭式"超低空試飛到天問二號行星探測器的即將發射,中國軍工已形成?系統級創新?能力。
稀土王牌與貿易戰:特朗普訪華訴求的雙重壓力
在中美戰略博弈中,中國逐步打出了一套組合拳。除軍事領域的體系化建設外,?稀土管制?成為中國經濟反制的重要王牌。
2025年4月中國對7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后,美國軍工和科技產業立即陷入困境——F-35戰機稀土庫存僅能維持6個月生產,特斯拉"擎天柱"機器人因永磁體斷供被迫推遲量產。
面對這種局面,特朗普政府在貿易戰中表現出明顯的戰略焦慮:
關稅手段失效:對華商品加征245%關稅后,中國以暫停接收波音飛機反制,導致波音股價暴跌2.4%
科技封鎖被破:C919大飛機接連開通新航線,國產替代步伐加快
外交陷入被動:一周內三次追問"稀土解禁"未果,只能通過媒體試探中方態度
正是這種多重壓力下,特朗普近期頻繁表達訪華意愿,甚至表示"我非常想訪問中國,中美關系至關重要"。
但對比其2025年1月承諾"百日訪華"后隨即加征關稅的行為,中方態度已轉為"兌現承諾再談"的審慎立場。
從裝備優勢到體系優勢:中國國防工業的范式轉變
中國軍事現代化的深層意義在于完成了從追趕模仿到自主創新的范式轉變。以航空工業為例:
裝備層面?:C919一個月內兩次開通新航線(上海-深圳、廣州-武漢),產能計劃從12架提升至30架
技術層面?:殲-36六代機完成超低空試飛,直接回應美國F-47仍停留在圖紙階段的現狀
體系層面?:"A鎖B射C導"驗證了跨平臺協同作戰能力
這種轉變使中國在軍事科技領域形成了?非對稱優勢?——美國可能在某些單項技術上領先,但中國在系統集成和作戰概念方面已經走在前列。
正如稀土管制不僅關乎貿易平衡,更是卡住了軍工、新能源、AI等未來產業的"技術基因密碼"。
戰略定力與未來博弈:新時代中美關系的中國邏輯
面對特朗普政府的反復無常,中國展現出?罕見的戰略定力?。
從"談,要有誠意;打,奉陪到底"的外交表態,到稀土管制與波音反制的精準打擊,中國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博弈策略。
特朗普急于訪華的背后,反映的是美國戰略困境:
經濟上:對華245%關稅導致美國超市貨架告急、港口吞吐量暴跌34%
軍事上:中國體系化作戰能力讓傳統優勢蕩然無存
政治上:36萬億美元債務每日利息達30億,中國持有7590億美債的杠桿作用
中國的發展實踐證明,?打鐵還需自身硬?的古老智慧在當代依然有效。
通過堅持自主創新、完善產業體系、深化軍事改革,中國正逐步掌握戰略博弈的主動權。
無論美國換誰當總統、采取什么政策,面對一個在經濟、科技、軍事領域全面崛起的中國,"只有乖乖合作一條路可走"。
這場始于貿易戰、延伸至科技軍事領域的全方位博弈,正在改寫21世紀的大國競爭規則。
中國通過體系化創新形成的非對稱優勢,不僅改變了力量對比,更重塑著國際秩序的底層邏輯。
在這個意義上,殲-10CE的"三步驟"不僅是戰術突破,更是中國戰略思維成熟的鮮明標志。
#子墨君一軍事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