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行進中國”湖北調研采訪團
高速公路和人的皮膚一樣也有觸覺?5月20日,人民網“行進中國”采訪團走進湖北交投鄂州花湖機場智慧高速,探訪這條擁有“觸覺+視覺+聽覺”多重感知能力的高速公路,如何高效促進公空聯運。
“鄂AW8***,歡迎駛入鄂州花湖機場智慧高速,前方道路暢通,請安心行駛。”駛入高速,記者抬頭就能看見門架情報板上實時顯示出前方路況、車流量等信息。
鄂州花湖機場智慧高速門架情報板提示車道信息。人民網記者 周倩文攝
信息及時、高效輸出的秘密,藏在高速路下鋪設的“神經末梢”。
步入鄂州花湖機場智慧高速指揮中心,3.5米高、11米寬的巨大曲面屏引人注目,智慧高速一體化管控平臺上清晰、精準地呈現每輛車的重量、速度和行駛軌跡。
鄂州花湖機場智慧高速指揮中心。人民網記者 周恬攝
“我們與武漢理工大學姜德生院士團隊合作,在國內首次將陣列光柵光纖技術應用于高速公路。”湖北交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如意向記者介紹,“全長13公里的高速上,鋪設了1.6萬個光柵傳感器,如同將‘神經末梢’植入車道,讓冷硬的瀝青混凝土擁有了敏銳的‘觸覺’。就像人的皮膚能感知蚊蟲叮咬,我們的路面能感知每輛車的經過。”
光柵傳感器可以捕捉到車輛通行產生的震動,再結合常規視頻、雷達等檢測手段,形成“觸覺+視覺+聽覺”多重感知。與傳統技術受光照、惡劣天氣影響不同,光柵傳感器埋在車道的正下方,在暴雨、濃霧等極端天氣下仍能保持“耳聰目明”,實現全時全域全天候感知,讓車輛全天候通行。
此外,智慧高速還與花湖機場航班、物流停車信息聯動,貨車司機上高速就能看到最近航班班次和空閑停車信息。
“針對機場的貨運性質,我們在收費站入口前方1公里和出口前方1公里處分別布設了不停車動態預稱重系統和匝道自由流預交易系統。”湖北交投武黃運營公司鄂州花湖機場管理所副所長周小游介紹,“結合兩級分流誘導,實現了車輛預稱重、ETC預收費、車道預分配等功能,通行效率提升30%以上。”
高效通行的路上,還藏著綠色低碳的巧思。沿途700多盞LED智慧路燈,可在后臺進行一鍵開啟、關閉,通過出色的感知能力和節能算法,做到“車來燈亮、車走燈暗”。
作為鏈接亞洲首個專業貨運樞紐鄂州花湖機場的重要通道,花湖機場智慧高速憑借其“聰明”的能力,成為支撐花湖機場“一夜達全國,隔日連世界”航空物流體系的關鍵一環,投運3年來,服務約135萬輛車次的安全通行,為湖北打造航空客貨“雙樞紐”提供了“硬連通”。(張峰、榮先明、周雯、梁秋坪、王曉嘯、郭婷婷、周恬、周倩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