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為啥今年回農村建房,都勸你只蓋二層?這3個原因太實在了!
最近老有人問我:“想回農村蓋房,到底蓋幾層合適?”說實話,要是擱前幾年,大家還追求氣派,非得蓋個三四層才夠面子。
但現在風向變了,十個懂行的有九個都勸你——蓋二層就夠了!為啥呢?咱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這背后的門道可多著呢!
第一,蓋房成本真的傷不起!
蓋房子是個燒錢的活兒,每多一層,成本就像坐火箭一樣蹭蹭往上漲,而且越是往上,成本就會越高。
首先是材料費,磚頭、水泥、鋼筋這些基礎材料,蓋三層樓的用量幾乎是二層的1.5倍,算下來光是材料費就得多個十幾萬。
人工費用也不便宜,工人搭腳手架、砌墻、裝修,每一層都得多花不少工時。
而且,樓層越高,對地基和承重結構的要求就越嚴格,還得專門加固,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就拿我隔壁王叔家來說,當初非要蓋三層,結果預算超了20多萬,現在還在慢慢還債款。
相比之下,二層樓的造價能省下至少三分之一,省下的錢用來裝修、買家具,日子能過得舒坦多了!
第二,住著舒服才是硬道理!
有人覺得樓層高住著敞亮,但實際上,農村二層樓的舒適度才是“天花板”。一層的話不夠住,也住的熱,而三層的話,純屬花錢找罪受。
先說采光和通風,二層樓既不會像一層那樣容易潮濕、蚊蟲多,也不會像高層那樣夏天熱得像蒸籠、冬天冷得像冰窖。
窗戶一開,穿堂風呼呼的,采光也剛剛好。而且,二層樓的布局特別實用:一樓可以設老人房、客廳、廚房,方便腿腳不好的長輩活動;
二樓留給年輕人當臥室、書房,私密性強,互不打擾。要是蓋三層,最頂上那層大概率會閑置,一年到頭也住不了幾次,還得定期打掃,白白浪費空間和精力。
第三,政策和實用性雙重限制!
現在農村建房可不是想蓋多高就蓋多高,政策管得越來越嚴。
不少地方明確規定,農村自建房層數不能超過三層,有的甚至限制高度不能超過10米。
就算政策允許,太高的房子也會影響鄰里關系。你家蓋得比別人家高出一大截,擋了人家的采光和風水,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鬧矛盾多影響感情。
再說了,農村的房子大多是自住,不像城里拿來出租或投資。蓋那么多層根本用不上,平時就老兩口或者小家庭住,二層樓的空間完全夠用,沒必要為了面子“打腫臉充胖子”。
當然,蓋二層樓也不是絕對的。如果你家人口特別多,或者打算開民宿、農家樂,那可以考慮加蓋,但一定要提前算好賬、問清楚政策。
說到底,回農村蓋房是為了住得舒心、省心,沒必要盲目跟風。二層樓性價比高、住著舒服,還符合大多數家庭的需求,絕對是“閉眼入”的選擇!
下次再有人糾結蓋幾層,把這三個理由甩給他,保準心服口服!如果當初早點有人跟我這樣說,我也不該三層了,多話了十多萬,真的沒有必要。如今三樓基本都是當倉庫,看著也鬧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